我是成为了老司机后才知道怎么做小萌新的。
之前写小萌新系列(小萌新别着急,上班第一天知道这一点就可以~和小萌新别着急,上班前三天知道这点就可以~)让单位好些小萌新开始关注我,其实我总结老司机的经验后才知道怎样能成为一个好的小萌新的。
入职8个月后我开始带新人,入职第二年更是不间断地带了8个小萌新。一方面是我有工作要交接,另一方面是我向主管要活时,主管大手一挥,让我给小萌新来个“岗前培训”,自此我成了无证驾驶的老司机。
因为我当小萌新很失败——情绪不稳定,效率低,工作成果还经常不合格。我下定决心不要让现在的小萌新重复我的老路。我也知道导师带我时有多头痛,所以成为一个不头痛的老司机也是我的目标。
我苦思冥想了一个周末,想出了和小萌新相处的“约法三章”。
这个约法三章是我和小萌新最初说的三句话,说完才会自我介绍。约法三章在我带小萌新的过程中帮了大忙,省力不少。我在这里将它分享给已经是或者即将带小萌新的老司机。
第一句:
工作评价是有标准的,符合这个标准就是100分,不符合就是0分。
小萌新初进单位,抬头全是人,低头都是事。这样情况下他会想模仿周边人(尤其是岗位前任),尽快了事(只有事情不在眼前即可)。再加上他们此时对外接收讯息的雷达异常敏锐,和同学比较,和之前单位同事取经,再看一些职场相关帖子,很容易合成一个成分复杂,流程简单的工作方法。
当他按照这个方法行事,却收效甚微(这是大概率事件,因为只靠自己,小萌新很难摸索出岗位的考评标准)而被批评时,很容易有“苦劳”心态——我那么辛苦,你一句话就否定我了?极端可能愤世嫉俗,消极怠工。提前告诉他有考评标准,可以省却这些的麻烦。
举个例子,我第一个岗位前任带我三天就离开团队。我一开始是按照她的标准行事,顾不上的时候就会想我跟前任做得差不多也行吧。于是很快被大批特批了。当时很不平:我每天已经用五小时做这件事情了,现在导师不满意,是我的错还是导师的错呢?
其实这个想法很无理取闹,因为工作评价是看效果,而非投入的时间成本。直到我私下参观了同岗位所有同事的工作,才明白,我的前任顶多只能打80分,而我的差不多等同于7折,这样我的分数才56分,离合格差得远呢。
小萌新像一团可以成器的新土,我们“老司机”的任务让他知道并努力成为一个底端平整,表面光滑,有容量的陶瓷胚。不知道这样的规范,小萌新会不断找其他样子模仿,一旦不成形,还要回炉返工,这样实在太折腾。
换个说法,不告诉小萌新的工作评价标准,等他撞得头破血流,再暗戳戳地用着只有我们知道的标准来指责他,这不是耍流氓吗?
先告诉小萌新可以帮我们回复小萌新所有“为什么谁谁谁就可以那么做”的疑问。“你的工作标准是谁谁谁的行为吗?”
有的老司机可能一时觉得小萌新的工作并没有什么规范可言。我们想想,所有工作都是有客户的,总有一个程度是我们团队认可而客户满意的吧?将这个标准量化一下,告诉小萌新。
如果这个标准不去量化,只有我们知道的话,那么我们必将花大量的精力去评判小萌新每件工作是否符合标准。而我们也容易成为小萌新口中“判断全凭个人喜恶”的奇葩导师。
第二句:
我是来帮你胜任工作,融入团队的,所以你什么都可以跟我说。
我们还原一下小萌新初入单位,遇到工作经验长短不一的同事们的工场景,是不是有点儿像这样?
刚从幼儿园毕业的孩子,开学进入新班级后,发现很少的同龄人,多数是二年级生,四年级生,甚至还有七八年级生……
这样的环境中,小萌新自然压力陡生,而我们因为导师的责任,很可能会成为小萌新工作环境中唯一指出他工作不足的“白脸”。
如果没有之前的关系建设,我们将成为他巨大压力的唯一倾泻出口。他将他因为加入新环境的所有负面情绪都用来和我们对抗,从而保护他自己。
他可能会激烈争辩,表明他没有错。他也可能会躲着我们,隐藏自己的不足,让我们不再对他有负面评价的机会。为了履行我们的职责,我们将耗费更多精力,更激烈的手段让他承认自己错了。这会将让我们双方精力主要用来内耗,是一个两败俱伤的结果。
团队让我们担任“老司机”,不是让我们当裁判,对着业务知识“一穷二白”的小萌新挑错吹哨,给他红黄牌。而是团队信任我们凭借自己的知识和素养可以帮助一个步履蹒跚新伙伴融入团队,胜任工作。
所以一开始就要让小萌新知道我们是统一战线的,敌人是他的压力和不安全感。闯祸了,没关系,老司机和你一起看看有哪些补救措施。转正考试紧张了,没关系,老司机跟你看看有哪些窍门。
第三句:
工作进步,最重要的是提高效率,希望你在掌握工作标准的基础上,注重提高效率。
小萌新的工作内容单一,流程简单,而工作时间却和老司机们一样,这让小萌新很容易陷入“反正有大把时光”的慢工出细活心态。
小萌新要想升职加薪,必须在同样的时间内承担更多工作。这要求他业务技能更加纯熟,和团队关系更加密切,业务视野更加开阔。无论哪一样,他都需要整块的时间投入打磨。为了挤出这些时间,例行工作必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快完成。
一般小萌新可以用三个月来适应新岗位的例行工作,第四个月就可以大胆开始改进工作了。
提前告诉小萌新效率重要性,可以让他先有这个概念,方便在后面多次引导。比如他苦哈哈结束慢工出细活,口干舌燥,而别的同事在休息时,就可以说句“你看如果我们效率高一些,就能和那谁谁一样,省出喝杯茶的时间了。”这种对比十分强烈,多用几次小萌新会记住这种刺激,然后寻求改进的。
我们不用担心小萌新会拒绝提高效率。因为高效是一个会上瘾的选择。假如现在我们从南京去北京出差有两种选择,一种是高铁自费,另一种是坐马车,公司报销,选择哪种呢?不言自明。
写到这里有人会说,我用那么大劲带小萌新值得吗?从业务上来说是非常值得的,因为带小萌新的过程会逼着你反刍之前的所有工作细节,一遍遍去修正完善,这就是人们说的——我自己学会了很多,从同僚学会了更多,向学生学会的最多。
从更长远的时间来看,带小萌新是一个扩大影响力,打造个人品牌的好机会。
举两个例子,伏地魔找工作的首选工作是霍格沃茨的黑魔法防御术老师,应聘不成功后才自主创业成了黑魔王的。
我爹19岁当我们乡镇中学的合同教师,除了物理和英语不教,其他都带过课。9年后转行时,我五岁,我弟弟刚出生两个月。等到我小学毕业时,我们县城每个学校里都有他的老师、前同事和学生。他靠着这个解决了我们七大姑八大姨家孩子上学和儿女青春期表现监视这两大难题。
所以,当老司机还是很值得的吧?现在练好这三句话,开始你的老司机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