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那一年,五十三岁的陶渊明写下了《桃花源记》,成为了千年来中国人心中最美的园林。这样的桃花源,虽不可能存在于现实之中,却能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于是,中国人便把心中的“桃花源”请进了自家的庭院,成为围墙里的精致园林。
不同于欧式庭院的浪漫典雅,也不同于日式庭院的禅意满满,中式庭院,具有表象之外的意境之美,不仅看着漂亮,住着舒服,更有了与自然和内心的交融。
自古以来,中式庭院一直秉持着天人合一、与自然融合的生态理念,极力寻求自然与生活空间相呼应。在不失传统韵味的气质空间中,营造出最适合中国人居住的生活方式。
轻轻推开一扇木门,就仿佛走进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天地。庭院深深,诗意黯然,花木扶疏,幽雅宜人,只要身处其中,心便能安定下来。
即使身处这一小方天地中,也能近距离真体验地感受到四季轮回的微妙变化:春的花,夏的鸟,秋的风、冬的雪,足以认真对待生命中的每一寸时光。
如同中国书画要讲究“起承转合”一样,中式庭院在其布局结构上也讲究“疏密曲折”。
庭院中的各种布局元素如植物、石景、雕塑等要讲究高矮大小各有不同,呈现出有韵律的美感;庭院里的小道要有迂回有曲直,体现出东方庭院特有的“曲径通幽”的意境。
曲转悠回的长廊,绿荫葱葱的小径,千姿百态的山石、随风起波的池水、富有灵气的花草......庭院里的一物一景,仿佛是对大自然真山真水的描摹再现。
记事以来,就想有个庭院,无需很大,有一口水井,一颗茶树,一只猫,一条狗。
搬个小板凳,坐在屋檐下,捧起一卷书,案上青烟袅袅,茶香阵阵,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坐望天上云卷云舒。
中式庭院,有山有水为家,有花有鸟做伴,人生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