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新认识

——2017年6月22日

学前教育未来关注点:

1.中华传统文化

2.STEM

3.0-3岁教育

人工智能与学前教育:

凯文·凯利

第四次工业革命: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虚拟现实

可操作ascessing

未来“所有权”将让位于“使用权”

《早期教育中的STEM教育》

原则:

有目的的教育

为理解而教(把学习到的知识灵活应用)

鼓励探究

提供真实生活

《幼儿科学教育——玩与教的两难》

既不能违背儿童(不该教时就不要教)VS又不能违背科学(该教时不要放弃)

《绘本:捞月亮》

小猫诞生理论(这是儿童自己的世界)

科学家,发现科学,打破科学

幼儿教育阶段=原始人类阶段(可理解)

低结构:培养儿童的科学思维

高结构:介绍与其生活相贴近的科学常识

玩具(不值钱)——教玩具——教具(值钱)

以孩子喜欢的方式赋予给孩子

?唯心主义——【环境】 :影响我的发展,被我的发展所影响)

我的理解:唯物主义限制了科学的发展,所以现在更加倡导的是唯心主义:1.你的思维和想象能够创造出以前所不存在的事物;2.影响我发展的才是真正客观存在的环境和事物,与我发展无关的也即不存在;3.同样一种环境,3岁、4岁、5岁的孩子对待同一个环境和事物,这个环境和事物的概念也是不一样的,受到孩子发展水平和认知的影响,是孩子主观感受到的。

我的启发:可能一切还在于教师或设计者,根据孩子的需求将意义和概念赋予。

手工和STEM结合

对于幼儿无科学概念可言

自发概念 非科学概念

自我总结:儿童是要有目的地去教的,但不能违背儿童,应以儿童喜欢的方式赋予给他们。幼儿本身没有正规的科学概念,是自发的非科学概念。对于教师而言,所教的内容既要蕴含科学原理,但同时必须有趣好玩新奇,吸引幼儿,让幼儿在投入地操作(玩)过程中,感知科学概念。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书是孙瑞雪教育机构经典图书《爱和自由》全新增订第四版。从第一版到今天的第四版,《爱和自由》已经走进几十万个家庭。...
    吞书兽小布阅读 17,654评论 2 18
  • 本文由《电化教育研究》杂志授权发布 作者:赵慧臣、陆晓婷、马悦 摘要 国内关于STEM教育的研究偏重于理论、模式、...
    蔡蔡Tacy阅读 5,353评论 0 0
  • 坚持画画的第三十四天了,今天来和大家分享的绘画主题是彩铅白菜。 效果图一: 效果图二: 效果图三: 一句“冬月白菜...
    二亭阅读 11,360评论 58 133
  • 今天在知乎看到有人问没有聊天的欲望朋友少怎么办?有个回答说是沉默久了导致的需要大胆讲话才能改变,我决定试试。很开心...
    无助者故自坚阅读 1,443评论 0 0
  • 元旦快乐。 不知道该怎样开始对14的总结。这一年,不知道经历了多少长大的历程。得到与失去也好,执着与坚守也好,快乐...
    最美锁骨阅读 2,812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