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RIA学习力作业5

1. 选定一个课题(非技术类的、非他人的)

如何为设置一套“能量护城河”,能在自己的王国内,更自由、更强大、更快乐地创造我想要的职业与生活。

2. 想一想,我认为这个课题属于什么领域,记录下来

2.1 先发散:这个课题可能属于xxx领域——领域1、领域2、领域3、领域4...

领域1:情绪管理-让自己保持好情绪,能积极高能的做事

领域2:精力管理-时间和任务的安排,符合精力顺流直下状态

领域3:时间管理-每个任务都提前安排和规划时间

领域4:执行力-如何能让行动先于繁琐的大脑思考,如何想到就做到

领域5:抗挫力-当一件事跟预期发展不一致时,如何处理

领域6:重新养育自己-脱离成长环境的固有思维,提升心力

领域7:目标管理-如何设定和拆解目标

领域8:高敏感人群的研究

2.2 再集中:我认为这个课程属于的领域是:

注意力和能量管理

高敏感创造者如何在充满干扰的世界中(外部的信息、内在的情绪、临时的念头多方拉扯)建立保持内核稳定、持续创造的防御与滋养系统。

3. 自己尝试向AI提问,换不同的问题,尝试分析和整理这个领域的基本框架

某领域的基本框架往往包括——

该领域的一些重要原则

常见问题的本质原因

推荐做法之所以有效的原因

不同观点的适用范围(楚河汉界)

对最终结果的评价标准

常见错误是错在哪儿了

一些典型的使用场景、有细节的案例

实操中常常出现的障碍困难

一、问题归属:你是一位“战略型创造者”

你的问题核心属于 “个人能量管理与创造性工作流优化” 的交叉领域。这并非普通的时间管理,而是如何为一位感知敏锐、追求深度、渴望意义的“创造者”,设计一套可持续的生存与发展系统。

二、重要原则

1. 能量是根本货币:你的时间无限,但能量有限。所有决策应基于能量增益(充电)与消耗(放电)的核算。

2. 系统大于意志力:依靠自律是脆弱的,一个精心设计的系统能在你状态低迷时自动托住你。

3. 滋养先于消耗:只有先灌溉好你的“能量花园”,才有丰硕的“职业果实”。顺序不可颠倒。

4. 完成优于完美:对于创造者,“完成”一个可用的版本,远比“完美”地停留在构思中更有价值。

三、常见问题的本质原因

你遇到的拖延、内耗、决策困难,本质上是:

· 能量错配:在低能量时段强行进行高耗能任务。

· 系统缺失:没有预设的流程和规则来应对高频的干扰和内在的情绪波动。

· 角色混淆:让“创造者”、“批判者”、“维修工”等多个内在角色同时发言,导致内战。

四、解决问题的办法

1. 能量审计与地图绘制:精准识别你的能量来源与消耗点。

2. 建立“非协商性”仪式与边界:如晨间流程、深度工作时段、晚间关机仪式。

3. 实施“单线程”工作法:一个时段只扮演一个核心角色,避免任务切换的损耗。

4. 打造“最小阻力”环境:预先准备好B计划工具包,减少行动启动的摩擦力。

五、推荐做法有效的原因

这些方法之所以对你有效,是因为它们尊重且利用了你的核心特质:

· 你的“高敏感”使你能精细地感知能量变化,因此“能量审计”对你而言是精准的导航仪。

· 你的“创造者”天性需要秩序和结构作为舞台,因此“系统与边界”能让你获得安全感,从而大胆创造。

· 你的“完美主义”可以被“完成优于完美”的原则疏导,从阻力变为高品质输出的引擎。

六、不同观点与适用范围

1)极致自律论

依靠强大的意志力克服一切困难 简单、重复性任务;

对能量波动不敏感的人

2)随心流动论

完全跟随灵感,拒绝任何规划 纯艺术创作;

短期、高灵感爆发期

3)系统设计论

为能量和创造力设计自动运行的框架

高敏感创造者;需要长期稳定输出的知识工作者

七、最终结果的评价标准

成功的标志不是某个具体目标的达成,而是系统是否健康运行:

· 你是否能提前感知到能量透支并主动调整?

· 在遇到计划外干扰时,你是否能平稳地启动B计划,而非陷入崩溃?

· 你是否在大多数时间里,感到一种 “有方向的从容” ,而非“失控的忙碌”?

八、常见错误

1. 用管理体力劳动者的方式管理自己:试图把每一天都排满,忽略能量节奏。

2. 将工具完美主义误认为是专业精神:在准备阶段过度打磨,消耗了执行的能量。

3. 将自我批判误认为是追求卓越:内在的“批判者”过早、过严地干预“创造者”的产出过程。

九、典型使用场景与案例

场景1:晚间能量崩溃与拖延

· 旧模式:在沙发上刷手机,意识到该起来却“动弹不得”,起身后因懊恼而强迫自己“大干一场”,结果产出低下,更加自责。

· 系统解法:建立 “沙发逃生舱”机制。设定一个20分钟的无罪恶感刷手机时间,时间一到,用一个极小的物理动作(如起身倒水)中断旧模式。起身后,进行15分钟的低能耗任务(如洗碗、整理),自然过渡到工作状态。

场景2:被外部信息打乱节奏

· 旧模式:早会上被团队长的目标激励,热血沸腾地制定新计划,打乱了原有的客户经营节奏,导致系统混乱,最终什么也没深入做好。

· 系统解法:建立 “灵感停车场” 。当受到激发时,快速将想法记录到指定笔记中,并告诉自己:“这是一个很好的素材,我将在本周五的规划时间里统一评估并整合进我的主系统。” 从而保护当下正在执行的主线任务不被打断。

场景3:准备资料时的完美主义内耗

· 旧模式:准备一份客户方案时“心口发紧”,总想穷尽所有信息,导致“越写越多,越写越久”,最终因耗时过长而对这件事本身产生怀疑。

· 系统解法:采用 “最小可爱产品+版本迭代” 思维。首先,问自己这个方案的“最小可爱产品”(MLP)是什么?即,能解决对方核心问题、让你安心拿出手的最简单版本。先完成MLP(版本1.0),交付出去。然后根据反馈,再迭代出1.1或2.0版本。

十、实操中的常见障碍

1. 系统启动困难:因为追求一个“完美的系统”而迟迟无法开始。对策:接受“足够好”的原则,先建立一个60分的粗糙系统,在行动中迭代。

2. 自我原谅的负罪感:在按照系统休息或放松时,会产生“我是不是在偷懒”的质疑。对策:将“滋养型活动”(如声乐课)明确写入日程,视为与工作同等重要的“能量投资”。

3. 意外事件的冲击:如突然的车辆剐蹭,会瞬间击穿原有的系统。对策:提前建立 “危机预案” ,例如,事件发生后立即对自己宣布进入“紧急恢复模式”,取消所有非必要计划,并给自己批准一段无罪恶感的修复时间。

3.1 复习基本框架,见上

3.2 打开自己熟悉的AI工具,参考基本框架开始提问,至少提问10个以上问题

3.3 从和AI的提问及答案中,总结出关于作业2.2中领域的基本框架,用文字形式整理下来

3.4 附上和AI互动提问的全过程,可以是截图,可以是导出的链接

(截图)

4. 分享自己对基本框架某一点的认知,可简单描述,可展开描述

课题:构建个人能量护城河与可持续创造系统报告

摘要:本报告旨在为高敏感特质的知识创造者提供一套系统的能量管理与创造维系框架。基于对特定个案的深度分析,报告指出,其核心挑战源于外部干扰、内在情绪与临时念头对有限心智能量的多方拉扯。解决方案在于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设计,构建以“能量护城河”为核心的防御与滋养系统。

一、问题本质与领域界定

问题核心属于“个人能量管理与创造性工作流优化”的交叉领域。高敏感创造者的核心资产并非时间,而是高度波动的心智能量。传统效率方法在此失效,原因在于它们忽略了感知深度带来的额外能量消耗与内在完美主义的持续干扰。

二、系统构建的核心原则

1. 能量本位原则:将能量视为根本货币,所有决策基于能量增益与消耗的精密核算。

2. 系统优先原则:依靠精心设计的自动化系统而非脆弱的意志力来维持稳定。

3. 滋养前置原则:必须优先进行能量补给(滋养),方能高质量地应对外部需求(消耗)。

4. 完成优于完美原则:推动任务闭环以获取正向反馈,打破完美主义导致的行动瘫痪。

三、解决方案的三大支柱

1. 防御系统:建立“非协商性”边界

  · 时间边界:设定“深度创造时段”,期间绝对屏蔽外部信息。

  · 决策边界:通过预设流程(如固定晨间仪式、每周穿搭方案)减少微观决策。

  · 关系边界:识别并管理“能量滋养型”与“能量消耗型”关系。

2. 滋养系统:打造“能量恢复”回路

  · 微型恢复(5分钟):深呼吸、拉伸、观看珍藏影像。

  · 专项恢复(30分钟):声乐课、自然散步、深度交流。

  · 终局仪式:晚间记录“3件能量小事”,为大脑提供明确的关机指令。

3. 创造系统:优化“工作流”引擎

  · “最小可爱产品”思维:为任何任务设定一个“足够好”的初始版本,追求快速交付与后续迭代。

  · “单线程”工作法:一个时段只扮演一个核心角色(如创造者、管理者),避免角色混淆带来的内耗。

  · “B计划”工具包:为关键工具(如电脑)预设备用方案,确保核心流程不因意外中断。

结论:对于高敏感创造者而言,真正的效率并非源于更快的节奏,而是源于一个稳定、可预测且能持续补充能量的内在环境。通过系统性地构建能量护城河,个体能从情绪的被动反应者,转变为能量的主动管理者,最终实现内核稳定与持续创造。本框架的成功标志,是个体能体验到一种“有方向的从容”,而非“失控的忙碌”。

5. 规划符合smart原则的A2,可以请AI参谋这个A2可能会有什么问题或注意事项

【A2计划】

“核心能量激活月”SMART行动计划

核心目标: 通过系统化地管理能量与关系,在本月建立起可持续的工作节奏,并实现职业成长的初步突破

一、能量源泉目标(守护你的“创造者”之心)

1. S(具体的): 建立并执行晨间与晚间核心仪式。

2. M(可衡量的):

  · 晨间: 每周至少5天,完成“运动15分钟+当日1件优先事确认”。

  · 晚间: 每周至少5天,在21:45前启动“洗碗+洗澡”的睡前流程,并在22:30前记录 “今日3件能量小事”。

3. A(可实现的): 仪式内容是你熟悉且证明有效的,只需将其固定化、仪式化。

4. R(相关的): 稳定的仪式能直接为你提供秩序感和掌控感,大幅减少决策耗能,保护核心创造力。

5. T(有时限的): 持续整个月,每周日晚上进行复盘。

验证指标:

· 过程指标: 每周仪式完成率(目标:5/7天)。

· 结果指标: 月末对比月初,晚间情绪崩溃或过度拖延的频率下降超过50%。

二、关系滋养目标(发挥你的“关系家”之力)

1. S(具体的): 激活“优先唤醒名单”,并进行有意义的连接。

2. M(可衡量的):

  · 梳理出包含15位客户的“优先唤醒名单”(标准:近2个月有互动/你对其近况熟悉/有共同兴趣)。

  · 本周内,与名单中的5位进行有温度的“轻触达”(如:真诚评论朋友圈、分享一篇对其有价值的文章)。

  · 基于触达,成功预约并完成4次“深度价值对话”(提供保单整理、风险测评等专业服务,而非推销)。

3. A(可实现的): 名单源于朋友圈互动,破冰动作简单,你擅长此道。

4. R(相关的): 这是将你享受的关系连接,转化为专业信任的必经之路,是一切成交的基础。

5. T(有时限的): 第一周完成名单梳理与5次轻触达;月末前完成4次深度对话。

验证指标:

· 过程指标: “优先唤醒名单”完成度(15人)、每周“轻触达”次数(5次)。

· 结果指标: 成功进行“深度价值对话”的次数(4次)。

三、专业创造目标(驾驭你的“完美主义”之帆)

1. S(具体的): 完成核心销售工具包的“最小可爱产品”版本。

2. M(可衡量的):

  · 制作1份适用于“成长型家庭”的《家庭保障健康手册》(一页纸模板,包含核心风险提示与解决方案框架)。

  · 基于手册,打磨1套(约15分钟)的讲解逻辑,并独自演练熟练。

3. A(可实现的): 放弃制作完美百科全书的执念,只聚焦于创建一个清晰、可用的工具。

4. R(相关的): 这将直接解决你“准备资料耗时过久”的痛点,让你在客户面前更自信、更从容。

5. T(有时限的): 在本月第三周结束前完成并投入使用。

验证指标:

· 过程指标: 手册初稿完成日期、演练次数。

· 结果指标: 在至少1次“深度价值对话”中使用了该手册,并感觉沟通效率有所提升。

月度成功仪表盘(每周核查)

核心领域 关键指标 第1周 第2周 第3周 第4周 月终得分

能量源泉 晨/晚仪式完成率   

关系滋养 “轻触达”次数/深度对话次数   

专业创造 工具包完成与使用情况   

核心心态 晚间过度拖延频率   

如何使用这份计划:

1. 每周一早晨:浏览本周目标,将其分解到每日待办中。

2. 每晚复盘:只做“今日3件能量小事”记录,不为未完成事项自责。

3. 每周日晚:花15分钟填写上面的“仪表盘”,并基于此微调下一周的计划。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