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杨宝德博士自杀案,让人唏嘘。一个才华横溢、前途无量的博士生却选择了一条不归路。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网上披露了非常详细的前因后果。在读研二时,杨宝德选择了硕博连读,但当时担任他硕导的老师没有资格带博士,于是把他推荐给一位叫周筠的女教授。从此杨宝德的科研工作陷入无望的停滞状态,开始每天生活在煎熬里。
周教授开挂般的履历下却是一个控制欲极强的霸道妇。她有控制型人格特质。心理学上说,控制欲极强的人既不友善也不懂得尊重别人。控制欲人格的人是有心理问题的。比如过分自恋、喜欢控制他人。周教授的微信语言里充满对男学生的掌控和挑逗。她好比皇帝,杨宝德好比妃子,只要有丝毫不听从,她就会发脾气甚至不兑现承诺来达到控制杨宝德的目的。杨宝德的懦弱、唯命是从这样的性格弱点加剧了周教授施虐的力度,也加剧了自己受虐的程度。
从杨宝德女友的申讨信中可以看出,周教授曾经答应杨宝德出国留学的事,然而当他兴冲冲准备考英语资格证时,却被周教授批评一通,杨宝德终于明白周教授绝对没有放他出国的意思。杨宝德最后一点希望也被周教授扼杀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也被这位周教授折断了,他在抑郁与绝望中选择自杀。
根据杨宝德的自述内容和行为来看,可以看出,杨宝德的气质属于抑郁质,个性比较内向、不够开朗、懦弱、内敛、不会拒绝人,凡事都存在心里自我纠结,容易引发抑郁症状。在杨宝德读博士期间遭遇周筠教授的性骚扰、自我生活被侵犯以及人格不被尊重后,他的抑郁症状更加突出且明显,甚至陷在抑郁症中无法自拔。他经常感到活着不开心,悲观厌世,自我评价降低,感觉前途无望,甚至生前有过两次自杀,这些都是抑郁症的表现。可惜可叹的是杨宝德出现如此严重的抑郁症状态时,他自己包括他周围的亲戚朋友却没有一个人提醒他去看心理医生或者请心理咨询师帮忙,为什么会如此?
据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统计数据显示,国人约有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深受抑郁症困扰。然而得抑郁症的人只有不到百分之二十选择去看病,大部分患者尤其普通百姓正如杨宝德一样,很少或不会去看心理疾病。即使去看了,也会对自己的心理病讳莫如深,从而纠结于内心,无法排遣,更加加剧病情。总之,在中国得任何病都可以,就不可以得心理疾病。
一方面是国人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家丑不可外扬,这种封闭性的文化状态和心理状态,反映在个人身上就是好面子,凡事讳莫如深。可以说每个中国人内心就是一座大海,内心早已海浪滚滚、波涛汹涌可外表却不动声色。中国人普遍是内心想法隐晦太深。看看中国的成语吧,什么不露圭角、不露锋芒,什么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什么虚怀若谷、戒骄戒躁,什么不卑不亢、不矜不伐等等,无不是引导国人要低调要内敛要克己要自谦的。再翻翻咱国人的微信朋友圈吧,极少有国人会晒家事或心事的。偶有极个别晒了,定然会群起而窥之继而群起而攻之。窥之是为了满足内心追逐隐秘的好奇心理,攻之是为了表达对他人将隐私公之于众做法的不屑和不满。国人崇尚心里的想法只能埋在心的深处,更不可以把它暴露给陌生人。即使心理出现障碍也要靠自己自我消化、闭门思过来解决。去看心理医生或者去看心理咨询师就是要与人进行心灵的沟通,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完全相悖的,自然,多数人还是尊崇传统文化的做法,宁愿打落牙往肚里咽。
另一方面,中国人文化涵养低,对心理疾病认知肤浅。一个人如果躯体有疾,周围的人会认同这是病,并会表达同情,可能还会敦促他去看医生。但是,如果心理行为出现了心理疾病,例如抑郁消极、悲观厌世等,周围人不仅不会敦促他去看心理医生,就连当事人自己都极有可能掩盖自己患病的真相。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国人普遍对心理疾病误解很深。多数人会把心理疾病直接等同于精神病或者神经病。国人包括很多大学生甚至硕士博士生等高知群体,比如杨宝德之类,他们普遍认为得了心理方面的疾病一定是不光彩的,会被人认为是神经病或者精神病,甚至会被人看不起或者背后指指点点。这种深度误解更加困扰得了心理疾病的人,使得这些病人不敢去就医,不敢认可自己得心理疾病的事实,深怕周围人带上有色眼镜,把他看做精神病患者或者神经病患者。
如果说导致博士杨宝德自杀的直接原因是周筠教授的精神迫害,而最根本原因却是他得了抑郁症之后缺乏社会系统的劝导和鼓励就医!
博士杨宝德自杀给我们大中小学心理教育工作的启示意义是巨大的。据知乎上一位中学心理教师所言,目前中小学心理教学属于缺失或者摆设状态。很多学校的心理课只是用于应付上级检查时开设一两堂心理课而已。多数心理教师无法开展本专业课时,而只能选择政治或历史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有些稍好的学校则会开设心理咨询室,但多数情况,该咨询室老师主要是承担其他课程的教学任务。再加上教育部教育局没有对心理教师有明确的工作职责,也没有相应的职称评定,导致很多中小学心理教师缺少成就感和归属感。从杨宝德自杀案来看,大学的心理干预这块恐怕也不尽如人意。
日益紧张的应试氛围和日趋严峻的就业压力,也给大中小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学业压力。这些压力如何排解,多数只能依靠家庭和学校去消解。假如家庭和学校这两块做不到位,只有靠孩子自己去消化,消化不了就会成为心理疾病。
豆瓣上有篇文章说到:“美国人一旦遇到诸如情感挫折、人际不和、抑郁症、神经症等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心理工作者。大多数美国人都把接受心理咨询看成是自信与富有的象征。在美国,每一个中产阶级都有自己的心理顾问,有人这样形容说:美国的成功人士的臂膀是由两个人扶持的,一个是法律顾问,一个是心理顾问。在如今的美国社会,不仅一般普通民众会认为去看一次心理咨询就如同吃一餐麦当劳那样自然简单,就连美国总统也都有自己的心理顾问。”“据统计,美国现有美国现有临床心理医生、社会工作者和精神护理人员28万人,每天接受心理咨询和精神护理的人数多达6000人。难怪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杜-舒尔兹称美国人是世界上最自信、最讲究实际的人。”
相比之下,中国的心理咨询行业则是刚升起的朝阳,多数普通民众对心理咨询还是将信将疑甚至排斥的状态。其背后是儒家文化的息息影响。“封闭、保守、内敛、不发声、沉默是金”等价值取向,导致了国人心灵的封锁与不愿意开放。
我想:如何解决?首先国家教育部门要重视起来,给予大中小学心理教师应有的职业定位和职称评定;其次,大中小学学校层面要重视心理教育,心理课程要落实,教给学生心理疏导和心理排压的方法;再次,普通国人要提高对心理健康的认知度,给予心理疾病以科学的认知,不要歧视周围患有心理疾病的病人;最后,家庭层面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咱们做父母的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学业和生活更要关心孩子的心灵成长。诸位,你以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