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看书都不能由自己,人云亦云,那么还不如用书盖住脸,然后呼呼大睡来的痛快。
前段时间,朋友兴奋的说他加了一个读书群。他觉得很荣幸,因为他和许多勤奋的人在一起,感觉整个人都变得立体丰满了。
可是没过多长时间他就退了。整个人也像瘪了的气球。
他说,起初他每天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天天签到打卡。他认为和之前那个一看书就能睡着的他相比,他已经够勤奋了。他每天从看十页书,到二十页,三十页,五十页…他发誓前半辈子从未看过这么多书,说给他爹听,他爹都不信。
但是他却变得越来越焦虑。他都不好意思在群里报告他看了几页书,因为一天看完一本书的人都多如牛毛。
他纳闷,怎么可以边上班边看完一本书,敢情不睡觉,不吃饭吗?就算不吃不睡,那么厚的一本,得是一目一页才能看完吧?他在里面感觉像个劣等生,越努力数着页数就越焦虑,所以忧心忡忡的退群了。
世界上让我们满怀功利的事太多了,但看书永远是个例外。
看书只是看罢了,累了可以看,醒了可以看,在家可以看,在草地上也可以看,只要你想看,它随时都在那里。但这种行为只能发自内心,只要掺和一点外界压迫,甚至无意义的竞赛,看书就会变得毫无价值。
看书的速度与数量,总是因人或因书而异,想一口吃个胖子诗人,只会让焦躁的情绪膨胀而忘记看书的初衷。
·壹
我看过的书不多,但具体看过多少本书,大致自己也数不清。但是我知道按照年平均数,我绝对是个看书中的低产者。
大学那会是我时间最充裕的时候,那时候天天泡在图书馆,可算下来一年也顶多是个40、50本。你让我一年看个300本,我着实做不到。
而且我发现年纪越大,看书的速度会越慢。倒不是脑子不灵光了,而是经历越多,越能体会到书中的意境。
少年时,读西游,看三国,那么厚的一本,几天就能看完了。看的不过是个热闹,看到降妖伏魔,兵戎相见的章节就多看一会儿。如看到大量景色背景的描述,总觉得作者啰里吧嗦,赶忙匆匆翻过去。
如今想起来,所谓的精彩如没有那些无趣的铺垫,只会从精彩变成惊吓。那时的书让我看的支离破碎,断章取义倒是拿手的很。
那在我们完全按部就班,从头到尾看完书后,为什么在等同的时间内,有的人看书的数量却是你的几倍?这原因太多比如书的厚度,书的难易程度,书的种类,个人的底子等等都会影响。
但是最根本的问题是,我们将看书多少的计量单位设置成了本。知识本就不能计量和称重,用本数来衡量一个人知识的吸收率,本就是片面的。
姑且从书的种类来看吧。
·贰
>>>>小说类
小说大概是最通俗的书了,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看过一些。这是因为它最贴近生活,也最能为人所接受。
所以看小说类的书大概是所有种类中最为快的。
我当时最迷恋东野圭吾的时候,诸如《白夜行》和《犯罪嫌疑人x献身》,大致都是一口气从早到晚读完的。
小说类尤其是这种论述性强,情节紧凑的,只要不像《飘》等分上中下般长的篇幅,一般是可以在没有打扰内,一天内读完的。但请注意是没有打扰和间断,通宵达旦。
因为这类书通常有清晰的逻辑,引人入胜的故事,很容易把人带到那个意境中。如果够专注,我们就完全像个被作者引入时空的旁观者,就在主人公的一旁快速的陪他走到终点。
读完之后恰似黄粱一梦。
当然也有些小说,你需要耗费很大的心神去理清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的。比如《百年孤独》。
这本书魔幻又神奇,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无非就是写了一个家族史。可是这本书真的很难在几天内看完,理由是外国人起名字的方式简直太不人性。
你在看的时候,爷爷爸爸孙子都是一个名字,你完全被搞得晕头转向,傻傻分不清楚。你只能全身心不分神的去看,免得忘记爸爸的爸爸已经死了,被忽然蹦出个同名的人吓了一跳。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长达七代的家族史,它的发展是整个拉丁美洲一个世纪的缩影。可谓是诗史般的巨著,完全可以媲美中国的《红楼梦》。
你若自欺欺人般,不想费事费力理清关系和弄清历史,这书亦是白看了。
>>>>科普类
我喜欢看科普类的书。诸如宇宙,黑洞,地理生活之类的。
因为不论在什么时候,尤其是你遇到困扰时,那些冰冷的物质总能告诉你,在这宇宙之中你只是如蚂蚁般生活,比起那神秘莫测的宇宙,你的一切永远都如此渺小。
理性,总有一种凌厉又磅礴的美。
由于我高中是文科出身,所以一开始读这类书难免头痛的厉害。如果要说启蒙大概是《what if》,这是一本极其有趣的书。里面有各种脑洞大开的问题。
诸如从多高处掉下来的牛排才能在掉到地上时正好烤熟?如果一个人体内的DNA突然消失了,那么他还能后多久?作者总会用幽默加上合理的科学来解决。
类似看这种书的时候,我都会被神奇的世界和奥妙的宇宙而吸引。但又无法理解那些长的横七竖八的公式以及听起来很怪的定理。
我不知道哈勃定律,不知道夸克,电子,光子,微子之间的关系。 每每我都会上网去查,查到的每一次我都会记住,留着以后可以对着宇宙吹牛皮(当然不是,哈哈,但是可以躺在海边看星星,自己来一场宇宙畅想之旅)。
这些概念一次次被弄清楚,就会让我更好的进行下一次同类题材的阅读。 再读《时间简史》这样的书就不会太费劲。
一开始你可能是崩溃的,每个章节看完都有很多不解的公式和名词,但是如果为了加快速度,而都一一略过,那么你必定因为看的吃力而不会再耐心看下去。
那么你也就失去了探索这个浩瀚宇宙的机会。
>>>>古书
这一类大概也是许多人不愿意碰的。其年代久远,都是一些很难看一遍就明白意思的文言文。即使是通常的白话,也不是读个几遍就能明白的。这类文学作品,就算全篇都带注解,也少有人问津。
莫要怪古文难懂晦涩,只是这个社会和人心太浮躁,不愿意琢字琢句细细品味,哪怕是对照翻译也懒得翻阅。
大概看一篇《老残游记》,半本畅销书都看完了。对于急于求成的人来说,避之而不及。
《道德经》是我隔断时间就拿出来背上几段的书。以前我朋友听说我读这本书,直接就把我判成思想守旧的老年人。好似这本书年轻人就不能看一样。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
除去一些时代上的限制,很多篇章都蕴含极大的人生哲理。 诸如这种书我是看了好多年,有时够我推敲一辈子了。
有人会问,读这种书会不会很无趣?怎么会?诸如像《山海经》《儒林外史》都是极有趣的。
古人的智慧是令今人惊叹的,即使是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的书,放之今日,亦足以警示世人。看个唐诗宋词都只是附庸风雅,不知其意,为求快而一遍就过,真是白白糟蹋了这诗情画意。
·叁
所以针对一年能看多少本书,要看的是过程,而并不是结果。
1.涉及种类不同,无法用多少本书来衡量。上面我举的例子,只是一小部分,涉及小说,科普,古书,当然还有诸如哲学,历史,社会学,心理学等等各类。
一本薄薄的随笔和一本如《失控》般将近千页,且专业词汇又难懂的书,你能用数量衡量吗?
当然你为了求得数量,非得去选择那些撒鸡汤的畅销书,什么青春迷茫,什么精致的女人怎么做之类的,那是可以在短暂时间内读个百八十本。但是其空洞的言语,除了教会你多愁善感时,毫无营养价值,味同嚼蜡。
2.温故而知新。我上面举了《道德经》的例子,其实就是阐明重复的力量。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不同的心情和年纪,在看同一本书时,也会产生一千个不同的你。
如果每次你拿起来看时,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少不更事时不明所以,如今能心领神会,这样的觉悟比你稀里糊涂的看多少本都有效果。
3.求甚解,爱计较。一开始我们涉及一些陌生领域时,尤其如一些专业词汇较多的科普类书籍,有很多时候因为你不明白某个公式和定理,就根本不知所云。
你不明白什么是热力学第二定律,所以根本没法知道为何地球可能会变得一片死寂。
怎么办?跳过去,只是假装你知道有这么个定律存在?当然不,你除了要正了八经查一下什么是热力学第二定律,还要顺便看看第一定律是这么,还有没有第三定律。
这叫举一反三,也叫顺手牵羊,能在看一个概念顺便了解相关的,积攒起来不是相当于你又看了一本书吗?难道只有装订的书是书,放在你脑袋里的不是吗?
我说的这些还强调了另一个问题,我们看书需要深度阅读,纵向的深度思考要远远好好过空洞的阅读数量。
仔细认真看书时,并不会让你感到多放松。很多人看完一整天的书多少都有疲惫感。这是因为在看书时,尤其是你在探究书中某个问题时,你的大脑在高速的运转。哪怕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也会让你的神经产生紧绷感。
看书是一个与作者全身心交流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你要跟随文字的排列组合,深入思考,发现作者要传达给你的精神密码。遇到晦涩的句子就略过,遇到读不通的地方,也不去前文翻阅一下,等到翻到最后一页,合上书皮就算大功告成了。
那你看书又是为了什么呢?
只是因为别人在提及每一本书时,你都能兴高采烈的说你看过了,然后得到一个博览群书的头衔吗?
只因为能麻痹自己,告诉自己能看这么多书,自己有多努力和勤奋? 当然不,看书只是为了你喜欢。
没有任何目的,只是喜欢每本好书中的灵魂。只是喜欢每次与他们的神魂相交而已。
在时间旅行还未实现时,看书是唯一一种可以跨越时间与空间,与那些先知与贤人交流的方式。
请不要为了快而白白浪费了,这事真急不得。
所有文章禁止转载,如需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