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112】随笔 ‖ 无语了……


印象中那灯确实应该是关了的。

我站在书房门口,手里还端着刚沏的茶,就这么愣愣地望着那盏亮了一夜的灯。那暖黄色的光晕,此刻仿佛正在嘲笑我。昨夜临睡前的每一个动作,我都记得分明。收拾了散在桌上已经批完的试卷,把办公桌整理好。走出书房前伸手按下了门边那个白色的开关。“咔哒”一声,轻微的,清脆的,我分明是听见了的。可这灯,此刻却偏偏亮着,带着一种执拗的、静默的坦然,将这我自以为稳妥的记忆,照得一片狼藉。

不独是这盏灯。前几日,“每日一文”也被我给耽误了。印象中,那每天必做的“自动发文”,设置起来不过是指尖一点的事,多年来早已成为习惯,闭着眼也能完成的。那一晚,我确也坐在电脑前,将文字一一校对妥帖,时间也选得恰好,是凌晨0时一刻。心里还想着,“每日”那时节发出,后续就不必担心那“动不动就瘫痪”的网站所带来的断更的烦恼,多好。一切似乎都已安排得滴水不漏,便安心去睡了。谁知第二天,直睡到日上三竿,起来一看,那文章竟还安安稳稳地躺在草稿箱里,像个被遗忘了的孩儿。我对着屏幕,半日说不出话来。那一下轻轻的点击,究竟是被什么打断了呢?是一个突如其来的哈欠,还是一阵恍惚的走神?竟一点也想不起来了。

这般的事,近来是愈发多了。好比一本看熟了的书,忽然间断了几页,前后的情节便接不上榫头。又像走在一条走了千万回的老路上,平白无故地,会被一块从未见过的石子绊一下……这叫我心里,常常泛起一种空落落的怅惘。这怅惘,并非为了那几度电,或是漏发的一篇文章。而是为了那一点点从我身上悄悄溜走的、对自己生活的掌控。

我有时会无端地想起乡下老屋灶间里的那口钟,笨重得很,却走得极准,几十年了,滴答声从不曾乱过。而我这颗用了大半辈子的脑袋,如今倒像一只受了潮的钟,走得慢了,有时甚至要偷偷歇上一歇。这真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

老芊总笑话我,说我“人未老,心先懒”了。我听了,也只能是笑笑。这其中的滋味,怕是只有自己晓得。那并非懒,而是一种精力上的不济,像冬日里将尽的火炉,看着还有些红炭,却再也蹿不起蓬勃的火焰了。许多事,想着是做了,其实只在心里走了一遭,并未真个落到实处。这“虚”与“实”之间的界限,于我,竟是愈来愈模糊了。

我端起那杯已然温吞的茶,呷了一口。茶味有些涩,正如此刻的心境。我走进书房,伸手,又一次按下了那盏灯的开关。“咔哒”一声,世界重归于我习惯的昏暗里。只是我不知道,明日清晨,当我再度推开这扇门时,等待着我的,是这片我亲手安排的幽静,抑或是又一宿无言的光明。

想来,也只好无语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1章 归途 遗物中的糖纸 江南的梅雨,是入了骨子的缠绵。它不是北方的暴雨,酣畅淋漓,洗净乾坤;也不是西北的骤雨...
    番茄小说推文阅读 4评论 0 0
  • 那盏灯,是在外婆的葬礼后,我从她老屋的角落里寻出来的。 它满身都是时间的锈迹与尘埃,静静地蹲在废弃的农具与破旧的箩...
    灰海之空阅读 23评论 0 1
  • 永和二十三年的春分,靖南王府的海棠开得正好。 沈清站在春晖轩的廊下,看着侍女们用金丝楠木托盘捧着新摘的花枝往秋雨堂...
    雨的旋律阅读 2,571评论 -2 3
  • 长夜将尽。死者已逝。生者仍在踟蹰前行。 而我看见路边枯萎的玫瑰。暴雨突然滂沱而至。 1. 洛殷和巫衡第一次见面是在...
    黄昏海阅读 3,701评论 0 0
  • 《唐诗素描》系列作品是湖南作家曾冬先生创作的与传统的关于唐诗的释义迥然不同的文本。 它以原诗为载体,...
    寂靜歡喜阅读 9,52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