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奇怪为什么我们给印度电影翻译的名字都很蹩脚,从《三傻大闹宝莱坞》到《摔跤吧,爸爸》,还有这个什么合伙人,翻译的准则——信、达、雅样样不占。
英文名字直译过来就是护垫侠,有什么不好吗?非得要凑”中国合伙人”的热闹,剧情完全不是一码事。不过倒可以顺便比较一下这两部电影反映出来的不同的人生境界。
《中国合伙人》是几年前的电影了,我记得票房口碑都不错,但电影里渗透的那种成功学却让我很反感,倒不是导演陈可辛世俗,或许是世俗的成功标准就是那样的。所谓合伙奋斗共创人生的目标就是功成名就,就是让自己扬眉吐气,就是让以前看不起你的人对你刮目相看吗?我觉得这太狭隘了,但又不得不承认大多数人追求的成功差不多就是这些。
而这部印度电影吸引人的地方却与所谓成功学无关,影片的卖点就在于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印度在二十一世纪初确实出现了一位民营企业家就是不折不扣的护垫侠,他看到妻子用不上干净卫生的护垫,萌发了自己动手的念头,最终研制成功了便宜卫生的护垫。而且也正像电影中的情节一样,他放弃了申请专利,他希望印度的妇女都能用上廉价洁净的卫生用品,而并不是想借此大发横财。他因此才受到了联合国的表彰,才有了以他为原型的这部电影。
也就是说这个人了不起的地方,并不是指在印度那样的国家,他作为心疼妻子的男人特别难得,也并不是因为他心灵手巧能自制卫生巾,更不是表彰他发明了机器。他最难能可贵的地方是他能想到要造福印度全国所有妇女,让她们不用再忍受偏见所带来的精神和身体上的双重痛苦。
印度电影当然也有它的缺点,比如剧情有时太刻意,有的人物脸谱化,还有煽情过度等等。但印度电影反映的社会问题却是深刻而普遍的,电影中村子里的人们对主人公的不理解,讥讽、嘲笑甚至谩骂,身边那些女性包括他的母亲妻子妹妹都因为他而羞愧愤怒直到忍无可忍离家出走。所以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贫穷落后都不是最可怕的,而愚昧狭隘才最让人感觉无力。民智未开不只是在世俗观念方面,还有很多很多!
影片除了讲述他自己研制卫生巾的过程,还有就是感情线,我很奇怪他和妻子三观完全不同,或者说根本就不是同一境界的人,怎么相爱的呢,尤其是到后来他终于遇到了自己生命中的贵人——才貌俱佳的教授之女,他俩才真正是志同道合的人生伴侣,然而妻子一个电话,他还是回到了妻子身边。这样的剧情是不是也是为了符合正统观念呢,而讽刺的是现实中那位民营企业家的妻子可能是因为承受的压力太大而干脆和他离了婚。
电影前三分之一不很好看,主要是我不喜欢,看着那些女人如此愚昧特别上火,中间部分从男主人公离家去闯荡就开始有意思了,高潮部分应该是他在联合国演讲的片段,但不知是不是翻译和配音的问题,这一段有点不自然,虽然演讲内容不错,但表达方式有点别扭。估计若是电影原声会好一些!
这部电影从艺术的角度说,不算精品;但从社会层面看,却远远超过了绝大多数国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