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实践出真知。我觉得这话没错,只是太过于概括,让人无从下手。实践什么呢?在我看来,最宝贵的莫过于生活经验,也就是来自于对生活的实践,但是经验本身出不了真知,我也听到有人说:经验是错误的代名词,但这又过于极端,听起来像一个好表现的青春期叛逆少年。经验总是并且必然是正确大于错误,要不然就会越来越失败而难以生存下去。所谓“真知”就是经验中那些正确可重复利用的东西。
现在的我越来越感到正确的观点是从对自身的反思中得来的,就算是你想从阅读中获取更多的概念,获取这些概念的前提也是你自身的感受和认同,可能外加一小部分你大脑的开放程度。没有太多认同感的事物对你自然就没有太大影响,甚至你只会排斥。所以我们的行为可能在一直在加强我们的认同模式(习惯),随着时间的推延,认同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固化,我们就会变得冥顽不灵,无论读再多的书也不过是让我们的冥顽变得更牢固。
我们常说要保持开放的大脑,这个开放究竟是什么?是怀疑精神吗?我觉得不仅仅是,更是不断的挑战自己的认同模式,打个比方,我一直觉得我自己是一个谦虚又极富怀疑精神的人,这是一种认同模式,这种认同模式会固化我的思维,让我慢慢的开始以智慧自居。当然打破认同模式也需要怀疑主义,但是,我想说的是,要做到对怀疑主义的怀疑。
因为有了对怀疑主义的怀疑,所以我们才有了前提:可以去在不确定中寻找某种确定性——“真知”。那么,“真知”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一些能从根本上改造我们的东西不在书里,不在路上,特别是随着年纪的增加,我们越来越需要在对过去的反思中求真知,彻底的看清我们过去在时间中累积(加强)起来的那些错误模式,让错误大厦的地基松动。这是一个相当辛苦、痛苦又漫长的过程。谁会费尽心力的解构自己费尽心力建构起来的模式?除非是他被生活逼得走投无路。但在无论如何,只要是活着,每一刻都是机会,这也是最值得实践的让生活一步步焕发新生的方法。
因为撇出错误之后,我们就能完好如初,我们就能恢复孩子一般单纯,因为我们只留下了正确和美好的东西,(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正确的必然带来美好,如果我们境遇不佳,一定是做错了些什么。)只不过这种单纯是更可贵的风霜之后的单纯,是让别人快乐,让自己幸福的单纯。
人生的很多悲剧在于以错误的思想指导了自己的行动,在我身上就是如此。所以我觉得文字或者媒体应该慎重,也许一句哗众取宠的话语就可以贻误别人好多年。因为世上千万人有千万处境,而大部分人都会认同那些错误却可以安慰人(让人可以自我开脱)的东西。所以在失意时也可以提醒自己,我们不要把安慰(舒服)当做真知,我们最终要寻找的也不是安慰,而是真知。
顺便说说,这篇文章并不是阐述观点,不是在搬运知识,更多的是通过反思我自身的经验所得到的东西,是真实经历和处境的延伸,我觉得个体的痛苦之所以有价值,也就是这些痛苦所带来的启发,以及这些启发具有的普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