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作者唐涯在麦吉尔大学(McGill)获得金融学博士学位,目前在北大工作。在自序里,唐涯说自己喜欢金庸和古龙的小说,喜欢他们的侠义精神。因此,文章也不是一本纯粹的金融读物,它从一个读者容易切入的角度展开来,以几起核心事件为中心展开话题,其中包裹金融史、金融概念等等。
她的文章也充满了人文关怀,从一个个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来剖析金融,她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其眼光之独特,分析之深刻,文字之流畅,让人忍不住一气呵成的念完这本书。
现代金融
原文: 现代金融与传统借贷的一个区别在于以流动性为核心的信用创造。通过(金融)证券的发行和交易,线状的借贷关系被发展成网状(或者更复杂)的“金融关系”,从而创造出巨大的流动性,进而推动信用的再生和传递。一切金融交易和创新都是基于这个网络。而这个网络的稳定生态所依赖的基本元素有二:一是清晰的产权和产权保护;二是产权保护的法律能够顺畅执行。
廉政公署
原文:1974年廉政公署成立,当年招聘到廉政公署的大学毕业生,提供的薪资达到6000港元一月,相当于一个普通白领的10~20倍)。“廉政风暴”过后,香港政府逐渐转轨为现代化、透明化的高效政府典范,法治社会雏形渐现,为后来进一步的金融贸易自由化打下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二是开始重视民生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强化华人参政。这一系列政策的效果极其显著——香港经济增速进一步加快,华资迅速崛起,开始在房地产和金融业初显峥嵘。
香港经济的腾飞离不开吏治的改革,离不开民主的推进。特别是廉政公署的组成,笔者认为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和玩味,廉政公署的特点表现在:第一,廉政公署大规模招收大学毕业生,在当时大学毕业生是高素质的象征。刚毕业的学生还未被世俗所侵蚀,对利益集团也不了解,但是自身有理想,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其实更加有利于肃清腐败,惩处犯罪。第二,廉政公署的高薪。试想,当一个公务员的薪水能够养活一家人且有富余的时候,谁愿意冒着巨大的风险去贪腐!
应该如何进行改革
改革开放带来了巨大的社会进步,但是到底什么是改革?如何进行最优化的改革?作者也有独到的见解。
原文:从1978年开始的这一段历程,其实并不是一个宏大雄伟的叙事篇章,而是一个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的渐进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有一个被坚持却没有得到明白阐述的原则,即整个国家在经济生活中重新努力向“世俗理性”靠拢。
所谓自下而上,人民群众用自己的智慧才干突破制度牢笼的限制想出了新的解决方案并且已经形成了经验,然后再往上层输送得到上层的认可,最后在全国得以推广。这就是改革真正的精髓——自下而上。
原文举例:当外商开始成规模地进来投资设厂时,问题出现了,建厂房要地,但地找谁要?又怎么要?领导层没有关门搞头脑风暴,而是观望四周,于是深圳特区的经验便进入视野,把土地的产权和使用权从概念上做切割,以使用权的名义将地租赁给开发商。这一举措,由于可操作性强,迅速在各地流传开来,直接导致中国引进外资的一个高潮。而土地使用权租赁的相关立法,一直到1987年才被通过。
作者同样反思了为什么在千禧年后,我们的改革进展近乎停滞呢?
原文:为什么有宏大的目标设计却成了“失落的十年”?归根结底,是过度自信于已经取得的成绩,急切地要总结和设计未来长远发展的路径,忘记实践的真知从来就扎根在基层。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有乌托邦式的美好,却终于被高高举起又轻轻放下。
原文:我们所知道的这样那样的理论和观点,都只是代表了我们对历史和未来的某种理解。太过执拗,其实是忽视了我们对于历史和未来的无知。如果我们肯正视自己的无知,那么我们也许能承认,“摸着石头过河”所代表的世俗理性其实比“顶层设计”的精英理性要来得实在、可靠。当形形色色的学者专家凭空畅想种种“政策走向”,提出关于“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金融体系改革,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的建言时……事实上,底层的实践者总是比顶层的设计者要更早、更快摸到石头。如果领导层真的践行他们承诺的“实事求事”和“群众路线”,他们会发现,社会生活的实践远远比我们所知道的要丰富和深刻,在现实世界里发生的一切问题差不多都可以在现实
拿韩国的镜子照照自己的模样
金融史经济发展的必要支撑,没有金融体系为实体经济输血,实体经济就不可能做强做大。过去,韩国依靠国家金融资源发展实体经济,国家控制金融机构,制定产业政策,并引导金融机构将资本输出到这些部门,大大加快产业的发展速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到了发展的后期,这种金融模式就显得非常脆弱。首先是,这类全民扶持的企业大而不倒,类似我们的国有企业,再某一领域形成强大的优势,排挤掉了小企业的发展,而企业本身在遭遇困境时由于体型庞大,出现了掉头和转型都很难的问题。其次,在国家控制金融资源、隐形担保和刚性兑付大行其道的环境下,股市缺乏透明度,债市也发展不起来——这造成直接融资市场乏力、银行一家独大、大企业盲目低效投资、银企关系不良,以及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低下的后果。
但是韩国采取了措施,原文:个金融机构各占山头的局面,成立隶属于总理的金融监管委员会(FSC),对银行、保险、证券以及其他金融机构进行统一监管。在制度性改造的基础上,打破刚性兑付,让经营不善的金融机构破产重组,截至2000年8月,韩国超过20%的金融机构被关闭或者重组。此外,大力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引入国际竞争,提高金融并限制财阀集团的产业资本对金融体系进行渗透,以维持金融行业的完整性和独立性。
读起来是不是很相似?最近的“去杠杆”、去刚兑,控制金融风险,合并银监会和保监会……
以上只是笔者认为该书最具价值的部分,当然她还讨论了金融史、生育率等等话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