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军,我的一个学生。不做课代表的时候,对他的印象是不够优秀。后来,原来课代表换班了,而其他同学大多有职务在身,大家的举荐之下,他勉为其难地成了我的课代表。
他很少来办公室,一天最多两趟,早上送作业,下午拿作业。来送作业或者拿作业的时候也侧身站得远远的。有时候问问班里作业情况,他也只是轻描淡写地回复,不愿多说了,但嘴角总露出拘谨的笑容。我没有问他,更没有责备。起初,我以为是他心底自卑!所以,便随他去了,给他时间。
他很实在,是个耿直boy。有一天早上,我问:“课文,还有谁没背?”他答道:“李宏,还有我。”听到他的回答,我没生气,忍不住笑了出来:“你自己没背,你还好意思说啊,还往我这跑啊!”他自己也笑了。
渐渐的,他心里松了些,也愿意多跟我说几句了。课堂表现、成绩和作业都比之前好了。是身居其位的责任心让他努力做得更好,也是润物细无声的理解帮他拾得信心。
后来有一天,学校工作群里团委发了一则捐款新闻“刘小军同学身患白血病”,看到那三个字的时候我的心拧得紧紧的,“不应该啊,这几天你一直在上课啊。”再仔细瞧,是七年级学生。不是他,不由得松了口气。
他来送作业,我还特地提到这事,他笑着说:“呵呵,是跟我同名的,是我小时候认识的一个人。”
看着他从最初的自卑一点点成长,很欣慰,很开心。我对教育的理解,从来不是说教和灌输,而是理解和熏陶。三四线的城市,收入水平不高,家长四处奔走讨生活,自然忽视掉孩子的教育。我的很多学生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和科学的指导,养成很多坏习惯。当我看到坐在教室里的他们,真心感叹,不是他们的错!
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一个独特的故事。刘小军,我的一个学生,很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