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时的内心总徜徉着一个远方梦,总觉得是远方的山好,水美,心灵的深处总是思量着荡起属于自己的双桨,从此驶向远方。“看远方 你指的方向 去翻越 去徜徉”,少时吟唱的歌词如今终成了现实,少时渴望荡双桨的小儿终是踏上了驶向远方的旅途,从此在远方他乡点燃起梦的种子。可是少年小儿的故事并不是到这里才结束……因为纵是如愿踏上了远方的征途,一人漂泊在他乡,可终究是“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每当傍晚独自一个人在远方停驻在松湖畔观月,月色下望着波光粼粼 ,水波不兴的水面,清风徐来,旁侧响着不识几句的外乡话,“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古往今来被文人墨客广为吟唱流传的关于月亮的诗词如不绝的心音般响彻在我的耳旁,挥之不去。因为“故乡今夜思千里”呀!
每当吟诵起“月”字的诗词,“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眼前映入一帘故乡溪畔的潺潺流水,田间的松石小路的画面,还有家里庭院前的柳树。那些一定饱含着母亲的守候和期盼,盼着千里之外的我回家。“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母亲呀,母亲,盛夏徐徐清风略过门前的庭柳,阶下的萱草花今年应该又开了,远方的孩子今夏可否归来呢,此刻的你一定心心念到。“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花落花开又一年,曾经围着你膝下承欢的孩子如今已经独立走向了远方,纵是“只知故乡冬夏,再无故乡春秋”,那今年的盛夏到底会不会归来呢,也许一个清凉的下午母亲坐在柳树下独自沉思。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也许就像小草永远报答不了阳光的恩泽布施一样,我们永远也报答不了母亲的恩德。人的一生中,从呱呱坠地起,身边总会一个女性的角色时刻陪伴在我们的身边,免费而无计较回报的为我们喂饭、梳洗、补衣,这些仿佛都是她们的天职。不,这些才不是,踏上社会的步伐,不忍得但又是不可避免的要翻起红尘浊浊巨浪,我们才发现,一点小恩小惠要常怀感恩之心,无数句“谢谢你了”和“辛苦了”至始至终围绕在工作生活的周围。可是,每当夜深人静的某个夜晚,空着腹的我独自穿行过一个又一个高耸伫立在街边的路灯,微弱的灯光照射过我脸庞间一天劳苦工作后的倦容,也许今天的我又受委屈了,也许今天的付出又没有得到回报,也许今天领导交待的任务又没有完成,也许今天的我在尘世间仍是单身一人。此刻的我想家了,是真的想家了,想着多年前同样是这样一个灯火阑珊的夜晚,那时年少时的我背着书包风尘仆仆的放学归来,彼刻的母亲恰在堂前的柳树下等我,当我走向前,母亲一把温情地紧紧地抱住我说:"孩子,累了一天,妈妈做好饭了,快去吃饭”。也许多年后是同样一个灯火阑珊的夜晚,不见庭前的柳树,同样不见母亲温暖有力量的怀抱。也许正如“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此刻的我只求多年后的我终向汉武帝时期的主父偃一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不求“一日看尽长安花”,只求让母亲永远陪伴在我身边。“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