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经历了怎样的黑暗的时光?那时候你如何去想?那时候你如何去思考你往后的生活?现在,当你再回忆起来,是否会有不同的感受?
短期焦点咨询里有个方法,如果你现在因为一个困境来咨询,比如你失恋了,或者在大家面前出丑了,内心老想着这个事,觉得很自卑,总是被别人指指点点。你给现在困境中的自己打分,你预估一下你几天后的生活状况呢?别人的评价呢?几周后呢?一年后呢?十年后呢?
这个方法的目的,是让人明白,你只是暂时被自己的情绪障目,因过于自我关注而放大了影响,却忽视了时间的力量和实际情况。
然而有时候,这些挫折场景,它会用另一种形式延续在了我们生命里。
比如你曾经有阴影的一个人,恋人、或者长辈,老师。你觉得已经没问题了,因为你换了环境,在别的地方生活,也不用再接触当时的那个圈子,你身边的人,包括你自己,都和当年不一样了。
然后有一天聊天的时候,你可能会和别人谈到这件事,你可以体会一下那种心情,如果别人说起一件讨厌的事,你可能说,是这样,我以前也经历过。然后,如果你停下来,感觉一下这个心情,你就会知道这个事是在你心里过去了,还是只是在表象上没有再经历而已。这时如果你遇到类似的事,类似的场景,或者看到一个类似的眼神,如果你像我这样,是个嗅觉记忆的人,哪怕在一个不相关的地方,你闻到了记忆里那个味道,都可能都会唤起一些记忆里那种喜欢或不喜欢的感觉。
或者,如果你恰好记得一些梦,注意那些重复出现的梦,或是虽然情景不同,但那些梦唤起了你类似的感觉。
在我的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梦,梦是诚实而善良的,你企图忘记什么,它就好心的提醒你。你斗志满满,却可能梦见经历一场惊慌失措的逃亡,你觉得最近状态不错,却可能在梦里哭着醒来,你觉得生活平稳,却可能梦到太阳膨胀,即将爆炸。当然,如果你想要得到什么,在善良的梦里你常会得到。梦不说谎,它不是反应了你心里想的东西,而是反应了你心里有的东西。你想不想,它都在那里,只要有,梦就会提取出来。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梦里会反映我们黑暗的部分,但是我更倾向在里面找到资源,就像沙盘游戏治疗,也会呈现创伤,但是很多有经验的沙盘游戏师,总是能在那些创伤外还看到资源。心理分析不是去揭示那个伤口,让人觉得你很牛,而是帮你找到更多的你尚未发现的积极资源。
佛教说,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会在我们的阿赖耶识里,不会消失,就像电脑芯片储存着,只是没有调用这个数据罢了。
但如果你想搞明白这些,也是我们生命的问题中一个很小的一部分而已。我们大概都会想,去面对一下生命里被卡住的那些部分,如果走出黑暗,是不是就会看到一个整合的,光辉灿烂的自己?
但是,事情并不是这样简单的结局。穿过黑暗等待的是什么?每个人的黑暗不同,答案也不同。我很难给出一个具体的叙述,但我想试着用我一年前写过的一段话来表达一下:
“心理治疗,是将原先划分的虽不太健康但已有内在秩序的东西,又重新打散为混沌,再找到内在的规律和背后的原则,缕出了一条发展轨迹,但在这个发展轨迹之中,你又超越了它,开始从二分,到了四分,最后不落四边,又回到混沌,但这个混沌不是无知的混沌,是有点回到本源的其实很清明的混沌。”
简单说,其实是让一个人对过去的一切认命。
这个听起来是有点沮丧,但是这个认命不是无奈的。你认命了,就有了谦卑,就会随顺,就会有些改变发生。但到那个时候,你的目的已经不是去改变了,“改变”从我们最初的目的,变成了“随顺”所带来的附加效果。
这也并不是坐吃等死的枯木状态。有点像回到很小的时候,是一种平和的,更愿意让自己把注意力放在现在的快乐中,但这个快乐又不是特别执着的,因为你知道这些都会过去,有点“心无挂碍”的味道。
沙盘治疗的祖师,荣格的学生,卡尔夫的书里也写到这个部分,即下图。在工作之余,她一直在研究《道德经》和《易经》。
我想着,我们要穿过自己的黑夜,这一场航行是要去哪里,这个过程会经历什么。待在黑暗里是不适甚至折磨的过程,很混沌,其实终点也是混沌,但这个混沌是你让它混沌。
我们看容格自传,他要让自己呆在那个黑的地方,和意向交流,然后一个个去和他们结合。我们正常人不会有那些幻觉,但你如果去体会,会发现在这些变化的阶段,你会有些不同的力量出来。比如一个朋友,本来是很中性的,忽然开始穿得很女性化了,比如有一天你发现,以前你梦里很怕一个东西,这次你居然和他说话了。比如你一直不联系的人,忽然你就想联系他了,而且得到了一个还不错的回复。比如你一直想做什么事就是没做成,忽然有一天许多资源都来了。
那么,如何度过我们生活中的黑暗?特别难度过的部分,你可以去寻求心理咨询师帮助。除此之外,我可以提供给一些舒缓和觉察的小技巧,非常简单易行,即正念呼吸。
正念是卡巴金从南传佛教借鉴的方法。所以如果你经常打坐,就会有一个非常好的基础,打坐的时候,我们会有念头有情绪出来,打坐要你不要去想它,然后回到呼吸上,这个念头和情绪就淡下去了。就像你不要用扫帚把灰尘扬起来,灰尘自己会沉下去。
正念还有一个技巧,是专门处理情绪的,比如你在做正念呼吸的时候,心里有了愤怒的情绪,没办法安心做正念呼吸,那么当你意识到愤怒的时候,你对自己说,“这是愤怒”,你可以感受一下你给它一个名字以后有什么区别。这之中的道理是,当你不命名它的时候,你是在它“里面”的,你命名它,你就变成一个“旁观者”了。“噢,这是愤怒的感觉,这是有点伤心的感觉,这是委屈了。。。”或者是身体感受,比如“这是疼痛,这是紧绷,这是拉扯。。。”等等。姿势上,随便你坐着躺着站着,舒适放松就好,我个人比较喜欢打坐的姿势。
简单的说,就是
1先做正念呼吸
2去接受跑出来的这些情绪,然后命名它,感受命名前后的区别
3回到正念呼吸。
每天10分钟。非常简单,但实修的感觉比说起来要难一些。
我们要有时间和自己呆在一起,才能重新感觉到平时被压下去的部分,和这些部分做一个对话和和解,在比较浅的层面上,我们可以用这个方式自己来处理。
最后,如果你正处在情绪中,困难中,也可以想象那些能够给你力量的人和资源,和你站在一起,共同去面对这个问题。那么问题是,你的资源是什么,谁可以给你带来力量。通常在意识层面,我们会说,朋友啊,家人啊,但意识层面的东西,有时我们不一定会真的去这么做。大家可以回忆一下印象比较深的几次情绪的低谷或危机的时刻,那时候是靠着什么支撑过来,在那种比较紧急的时候,第一反应出来的,就是在你内心真正的资源。
我想和大家分享前几天我做的一个梦,我们很多人都想着,前面有一个更好的自己,他具备更多的才能,克服了更多的困难,可能身材更好,更有钱,更受人喜欢。这其实是个诱惑,因为不断的你会有更多期待,然后就活在对自己的一个期待里。
有时我也会这样想,前几天我做了一个梦。梦里我看到许多人在练字,我凑上去,看到他们在写一些文字很美的古诗,但是字形写的很怪,不是常规的楷书草书那种正常的字体。在我前面的一个女人,一边写一边告诉我,老师要求他们写的字,要像“字所代表的那个的东西的样子”。我看见她在写一个“雁”字,说这个字,“应该写出雁在飞的那个形态”。雁这个字,写的要飞起来的样子,可以想一下,上面那个厂是要飞出去的感觉,会有些奇怪,但是梦里我真的觉得很有趣。
醒了以后我没有仔细琢磨它,如果你和我一样是多梦的人,要稍微警惕不要太刻意关注梦,否则它会变的很多很乱,有时当和梦保持一点距离的时候,忽然就能解开了。那晚洗澡的时候,我就忽然明白了梦告诉我的:“你要做你自己的样子“。这正让我想起那晚我曾和人说过:”对于我来说,我希望我不在乎别人说什么。我希望自己不要活在别人的眼里,我要活在自己的心里”。
还有个细节就是梦里写字的人告诉我,她们的老师叫“杜亚龙”。你们肯定不知道杜亚龙,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杜亚松和欧文亚龙。所以很有意思,如果你知道弗洛伊德说过梦会自动合成, 就知道我在潜意识里自动组合了两个意象, 一个有名的咨询师,和一个以存在主义闻名的心理学家兼作家。我相信如果这两个人听到这个梦的话,他们不会说:哇这样的字好丑。他们一定会说:这真的很有意思,太棒了。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像这本书里那个约拿的故事,是一场英雄之旅,有一些黑暗的困难要穿越。
我想起我女儿,她最喜欢做的事之一,就是在开车的时候,期待前面会有一个隧道,她期待那个隧道,享受隧道里有点黑,又有点灯光的感觉,她不会害怕,因为她知道前面出去,又是晴空朗朗。有一次在隧道里,我让她躺在我身上,我闭上眼,和她感受在隧道里的那个感觉。有点黑,又有点光。然后到了阳光下,我们又一起开始期待很快又有一个隧道。
黑是暂时的,阳光也是暂时的。还有一点重要的是,有我陪着她。要穿过黑暗,能找到身边的资源是最好的。
无论你是正要进入黑暗,在黑暗中,还是快要出来,都记得,我们最后的目的,是带着一个完整的自己,回到生活本来的样子,不要忽视,或者轻视生活本来的样子,我们从这启程,也将回到这里。
进入自己的黑暗里,是一件比较有冲击力的事,从个人层面上,的确是件大事。但其实,那也不过是生命本身的一小部分,我总是提醒自己做好准备,自己不过是恒河沙般众生的一粒沙,但如果从量子物理的角度,生命只是一场幻觉,那么我希望在自己的幻觉,真实的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