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考研成绩已经出来,面对一份成绩单,大家的感触各不相同,有的喜悦一点,凡尔赛一样晒出自己的分数,有的悲观一点,不管怎么问就是不愿意告知成绩,还有的淡定一点,一会儿网络崩溃反正就是查询不了。
不管怎样的成绩,都需要积极面对,复试调剂或者就业,都要有切实的行动。
这段时间,有两件小事让我感悟颇深,都是和考研有关,和考研后的发展有关,所有甘与不甘都长成了属于自己的力量。
学院组织博士面试,看到简历觉得有点熟悉。
在查阅一下,原来其本科阶段是2012级数理学院的同学,目前已经在南京某高校硕博连读即将毕业,现在想回馈母校,面试专任教师岗位。
虽然是线上面试,但是其说课试讲的逻辑清晰、讲解清楚还是透过屏幕传递出了满满的自信,在新的高校,学业发展、科学研究等都有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
和他交流,他告诉我,原来促使他考研的也是缘由我之前的班会,他还记得我之前说过:考研其实是一种选择,你要去坚持完成这个选择,看看自己有没有能力敲开大门。
最初的不想考,也被激发成了努力考研,考上了之后发现原来世界可以这样美好,学业规划、逻辑思维、文明修养、职业进展等都可以有新的层次的跨越。
原来这就是考研的魅力,为自己的成长创造了无限可能。
所以,读了硕士之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一晃七年,自己确实提升了核心竞争力,丰润了自己的成长,现在应聘到高校教师岗位,也是更好地迈出职业发展第一步。
第二件事,学生会一位同学在考研分数出来后和我交流,分数不错,394分。
这是一位有点内向但是工作踏实的同学,在确定自己考研的时候,就一门心思把精力放在考研上,尽管在11月份的时候看到其他同学就业、考公有点慌乱,但是关键时刻还是定力很足,毅然决然守住了初心,把考研进行到底。
他还记得那天晚上路灯下我和他的对话,也是更好地帮他厘清未来职业发展的路,鼓励其不要分心,要按照自己的节奏,去坚持自己的选择。
考研成功与否不是关键,关键是能否在这件事选择之后持之以恒去坚持,这就是一种能力。
虽然有动摇,有诱惑,但还是和父母促膝长谈,交流了意见,不甘心放弃,而坚定了信心。
我记得经常在教学楼的电梯里遇到这位同学,也会闲扯两句,都是问他早上或者下午复习得怎么样,现在是去吃午饭或者晚饭之类。
从时间上有保证,就会有精力上的投入,才会有成果收获。
他告诉我,没有考研前,没有课的时候就会多睡一会,每天起床考闹钟,但是在复习考研阶段,每天6点会准时起来,没有闹钟,是自己内心要自己必须起来,已经成为了习惯。
这是自律的力量,更是要实现目标的冲劲。
我也勉励他在复试阶段认真准备,以更好的状态去撞线。
两位同学都是通过考研来逐步实现自己的理想的,未来的发展其实谁都不可能一眼看到底,我们要做的就是珍惜好当下时光,把规定的事情做做好。
考研是一次人生检阅和筛选,全力准备,也不掉以轻心,未来终究和美好相遇。
分数的背后是努力,硕博的背后更是坚持,想让自己变得更好,在求学的道路上永不言弃,路会越走越宽阔,越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