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说实话谁也不愿意谈到死,多不吉利。就象我前几天写了一篇简文《即将与尘世告别的时候》,想象自己临死前的一天,会想到些什么。立刻就有简友回应我:“别瞎想!”;也立刻就有一个“天际凤凰荟(或是治疗‘抑郁症’的吧)”来关注我,我赶紧把文章转为私密。
也是,好好的人、大白的天、多好的生活......,瞎想些什么呢?也应了这种文化氛围,所以我们常常把死亡忘记;主导的潜意识里,也以为我们是永生的了。于是,我们有很多事,不必从现在就开始做,下次吧,明天吧;于是,我们常常忘记问候、看望父母;于是,我们常常感到无所事事,真无聊啊;于是我们会斤斤计较,为一点小事也动辄肝火:人生太漫长,我怎能容忍这样的事;于是......
但死亡又确乎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随时会降临的一件事。我们的心灵真修炼到那时候,已彻底麻木了:人生有什么意思,都会一死,不就是那么回事,一点意思都没有!
二
有时候我们感到生命是无限的,或者说脑海里从来不会去考虑有“死亡”这件事;但有时候又反过来,以为做什么事又都来不及。
比如真到我们体验到生命会结束的时候;或者可以向前推进到即将退休的时候;甚至可以推进到我们工作年限进行到一半的时候:读书来不及了、学业务来不及了、一切都来不及了,一切都是年轻人的事;因为我们的思想里,人生前进的路或只跟功利有关,我们不会想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途径有或在更广阔的世界.......
三
大概没有一点经历的人,是很难会想到死亡的,而且很难体味真正死亡到来时全身细胞的反应。
或是自己的经历,我常会想到死亡,看到有关探讨生命脆弱的文章总会引起我的共鸣,甚或看到一个孩子,我也会浮想他(她)的一生。
就象前几天,看到一篇翻译文章,写一个出租司机去拉一个90岁的孤寡老奶奶到安疗院(等死的地方)的情境:
那房间里象久无人住的地方,安静而布满灰尘,角落里是一堆破旧的像框、照片......;老人又让司机带着她到郊区绕一圈,看看她曾经住过的地方、读过的学校、常去的市场......;那大概都是最后一眼了!
老人那份孤独与怅然久久盘旋在我心头,而且有一种阴凉的感觉充满整个心间!我似乎看到一个个从我身边走过的赴死的人们,一个个地在问我: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四
因为总有一种“死”的概念萦绕着我,我的生命发生了很多变化,比如逐渐开始喜欢生命中的每一分钟,终于对时间的标志了无概念,常常忘记今天是工作日、休息日、或是什么重要节日;比如愿意去爱每一个人,能容忍别人的一切过错,遇到就是一种缘份;比如开始读书、写字,愿意去结识越来越多的心灵伙伴,也终于与游戏绝缘;比如终于淡化了一切功利的东西;比如......
五
余生里,我估计会一直过一种叫“向死而生”的生活!
2017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