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修炼一双智慧眼
有这样一个故事。苏东坡贬官瓜州时,经常到一江之隔的金山寺,与好友佛印禅师共坐参禅。有一次参到高兴时,东坡问禅师:“你看我现在像什么?”佛印禅师赞叹说:“好庄严,像一尊佛!”东坡非常高兴,禅师又问东坡学士:“你看我现在像什么呢?”东坡笑着说:“我看你,像一堆牛屎!”禅师笑笑没有回答,禅师被看成牛粪却无以为答,苏东坡认为自己赢了,回家后便沾沾自喜的和妹妹苏小妹谈起此事。苏小妹天资超人,才华出众,听了哥哥得意的叙述后,说:“你输了,尝禅师的心是佛一样的境界,所以看你像一尊佛,你的心中像牛屎,所以你看禅师也才像牛屎。”苏东坡顿时面红耳赤。
通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作者告诉我们,心中有佛之人满目皆佛,心中有魔,则触目皆魔。老师与学生之间也是如此,教师以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或者说教师有什么样的眼睛,对学生就会有什么样的定位,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形象。而决定眼睛和眼光的其实是心灵。当我们修炼了一颗柔软心,也许我们更加能发现美丽快乐与智慧。这句话听起来像是心灵鸡汤,但却不无道理。
拥有一双智慧眼的老师,总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小杰,我们班的一个令所有老师头疼的孩子,习惯不好,成绩差,还经常扰乱课堂纪律。语文考试成绩从未突破两位数,数学更是经常挂零。面对这样一个孩子,我们又该如何去看待他呢?他还有值得我们一看的优点吗?当然有。他爱劳动,每次大扫除都特别积极。他讲义气,只要有人需要帮忙,他都会力所能及去帮。通过家访,我知道他家境贫寒,没有爸爸妈妈在身边,家里只有唯一的一个年迈的祖爷爷带着他。祖孙俩能活着真的就很难了。于是,我开始在课堂上大张旗鼓的放大他的优点。不断地鼓励他。让他一天天自信起来。今年十月,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涪昭一家亲”的爱心捐款活动。没想到,平时省吃俭用的他,竟然是班上捐的最多的孩子。那一刻,我们都被深深地打动着。
有什么样的眼光,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我不敢说自己有一双智慧眼,但却愿意为拥有这样一双智慧眼而努力。我常觉得,那乏味的干瘪的分数,在孩子善良的心地面前,又算得了什么?
如果我们始终睁大眼睛去发现孩子的长处,始终眯缝着眼睛去看待孩子的短处,那么每个孩子都会是天真可爱的,如果我们每天都带着这样的心情,自然就会感觉舒畅,工作起来也会得心应手。
拥有一双智慧眼的老师,他知道总有些事情无人可替。
人的一生当中总有些路程,要我们自己独自去走,总有些艰辛,要我们独自去尝,总有些挫折要我们独自去经历,总有些痛苦要我们独自去承受,跌倒了只能自己爬起来,迷路了只得自己寻找方向,在十字路口徘徊向左还是向右,最终的抉择更是只能靠自己。
作为老师,我们可以把知识轻易地传授给学生。然而学生的学习经历和感悟却是我们无法替代的。就像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必须亲口去尝,不只是学习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真相,人生各个段落的成长经历既不能超越,也无可替代,而需要我们每个人去亲身实践,探究。
这让我想起了去年一部很火的电影《哪吒》,魔丸转世的哪吒,他的父母和师父给了他最好的爱。可是,最终也只能靠他自己战胜天命。人生中,总有些事情是我们替无可替的。拥有一双智慧眼的老师,会懂得在适时的时候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解决一些问题和难题。
说到这里,我很想给大家分享我的一个学生——小运的故事。
小运出生不久,他的爸爸就因为一些原因而被关进监狱。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一个没有爸爸的小孩,常被人欺负和嘲笑。这导致小运性格的偏激。在班上常常跟同学发生矛盾和摩擦。怎么办?虽然我一再在班上强调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不能嘲笑诋毁对方。可是每个孩子从小受的家庭教育不同,也不是每个孩子都会听我的说教。换个角度想,即便我现在能止戈,那将来呢?我想,他应该学会怎么和别人友好的相处。让他正确面对别人的眼光和想法。我给他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任务,每天微笑面对自己见到的每一个人,坚持一周。一周以后,和我交流他的感受。他还算听我的话,虽然一脸疑惑,可他还是照做了。一周以后,他开心的告诉我:“刘老师,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也不是都那么讨厌。”然后笑着跑开了。我很高兴,他能自己去面对和同学之间的问题。也能有所感悟。
总有些事情无人可替,是啊!让孩子自己学着面对,让孩子独立,经历他应该经历的一切。跌倒的时候,让他自己爬起来。有时候不去扶就是最好的扶。
拥有一双智慧眼的老师,他知道不看过去,只看现在。
还记得今年9月新接到我们班,第一单元测试居然有28个不及格。我当初想过他们的基础差,可我没有想到的是,居然会这么差。对于任何一个老师来说,这都是一个忧伤的数字,可我想起来谢云老师所说的“不看过去,只看现在”因为这句话,我放慢了自己的脚步。我知道,抱怨是这个世界上最伤神而又最无用的事情。于是,我试着以新的眼光去看待所有的孩子,这对于那些有“过错”的或者基础差的孩子来说很重要。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更期待得到老师的爱。更何况,比起分数,老师不应该教他们一些更重要的东西吗?那就让我牵着这群小蜗牛去散步吧!然而,就在这“散步”的过程中,我们彼此都成长了。收获了。我们收获了友谊,收获了欢声笑语,收获了感动。看着他们一点点进步,我忽然觉得有时候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可能正是体现在我们所谓的后进生上。一恍就是半学期了,令人惊奇的是,数字28变成了6,孩子们别提有多高兴了。
我忽然想起作者说的“优秀教师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每接一个班,每带一批学生,都能迅速和学生建立起‘初恋般的情感’,对于过去不过多纠缠,或者说不看过去,只看现在和将来。”我虽然不是优秀教师,但却愿意向这样的老师靠近。这是一种智慧,无论对人生还是教育。
拥有一双智慧眼的老师,他知道,总有东西比知识更重要。
作者说:“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心智健康、人格健全的人。”一个具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人,才是我们这个社会需要的人。这对于我们老师来说,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尤其是在我们现有的教师考核制度下,这些可不会考。我们一线老师真的很难突破这一点。可作为孩子们深信不疑的老师,我们是否能教一些孩子不考的东西呢?我特别喜欢文中这样一句话“教育就是相遇,是教师与学生生命、灵魂的相遇。”“最好的师生关系,是相伴三(六)年,相随一生。”
所以,我一直觉得,孩子的事就没有小事。他拿了他的橡皮擦,他弄花了他的作业本,他踩到了他的脚……这些每天可能令我们头疼的数不清的小事,实则都潜含了一个又一个的教育契机。
小勇,我们班一个除了学习不爱,什么都爱的孩子。经常在课堂上说话,扰乱课堂纪律。还爱跟老师对着干。然而,孩子行为背后总有他自己的原因。看着他“不可理喻”的行为,我决定要“改变”他。想了好久,我决定从他的周记评语开始。
“我猜,你其实是个热情的人。”
第二周,周记本发下去,我让大家打开周记本,我明显看到他两颊泛着的红晕。呀!这小家伙,他害羞了。一个会害羞的男孩子还真是可爱呢!就这样,我试着去关心他。了解他。我发现,其实他是一个外冷内热的孩子。从小跟爷爷奶奶生活的他,很少得到真正的关心。而今,我跟他已经成为了好朋友,我们是哥们儿,是战友。他所有的小缺点也一点一点的改掉了。
有时候想想,能用自己的心去温暖一个生命,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是的,总有些东西,比知识更重要。
瞧,小学老师的责任是多么重大啊!能帮孩子们解决一些问题,陪伴他们长大,又是多么的幸福啊!
因为孩子的事情比较繁琐,有时候我们会看到在教学的过程中,一些老师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威,会对学生疾言厉色,甚至强行对他们施加压力。在这时,我们似乎忘记了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所以,我们常说,教师是多么的重要啊!一个孩子遇到什么样的老师,这个老师可能会改变他的一生。
这就跟之前说的第一章的内容结合起来了。教师首先得修炼一颗柔软心。如作者所说,我们面对的孩子,哪怕再调皮、再不堪,也不会超过强盗吧?可我们有些时候却缺乏耐心。面对孩子的问题,我们有时候打着教育的旗帜,却似乎只为了跟孩子证明我们是对的,我们赢了。这是值得我们警醒的。作者用心良苦地告诉我们“对教育而言,生命就是最大的事情,其他一切,无论得失、输赢,都无足轻重。”
作者说,教育是一场修行,让我们“留一只眼睛看自己”,时刻修炼自己,在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时候,要修炼一双智慧眼。让我们睁大眼睛去发现孩子的长处,眯缝着眼睛去看待孩子的短处。发现一个个天真可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