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中旬,毕业季的歌声已响起,各平台催泪的毕业季视频开始轮番播放。
一个视频里,小学老师领全班同学读书,老师手捧书本,在徐徐而又专注的,从教室最后排往讲台前面走的过程中,身后的学生按照摄影师的安排,一个一个悄悄退场。等老师走到讲台,一转身,发现教室已空空如也。任谁都能领会到当时老师五味杂陈的心绪。这个视频只是一段拍摄的花絮,网友说,光看花絮已经泪流满面。

另一个视频里,大学校的保安,看着整装待发的同学们,正黯然神伤,一个男生递给他一杯饮料,说:“叔,帮我开下瓶盖呗,我没指甲盖儿。” 保安接过来打开看瓶盖,当他把饮料递回去时,男生趁机和他碰杯,说:“我走了哈,拜拜。” 在碰杯的慢镜头里,在即将碰在一起的两杯饮料之间,出现背景音乐的一句歌词“这一别不知何时再见。”

视频里的告别让我想起自己的毕业季。我不是一个好学生,我毕业后就再没和毕业照上的任一位老师联系过。我小学毕业照里的语文老师,已于多年前离开了人世。我尤记得他交给我的一个做人的道理。读三年级的一节毛笔字课上,坐在我斜后方的同学,一个不小心打翻了墨汁,那瓶墨汁不偏不倚都泼到了我的身上。要知道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苏北农村,不管大人还是孩子,一年到头难得穿件新衣服。那天我才穿表姐穿小了退下来给我的衣服,表姐没穿几次,在我看来那就是一件新衣服,黑色的墨汁泼洒的瞬间,我崩溃了,完全不顾正在上课,哇哇大哭着,回家找妈妈去了。妈妈给我换了衣服又把我送回学校,那个闯祸的同学,一个劲的道歉,向我道歉,向老师道歉,我妈来了,又向我妈道歉;我妈走后,书法课下课了,我不接受同学的道歉,还是忍不住的责怪她。语文老师怒了,把我叫一边,狠狠的训了一顿。我到现在都记得他训我时说给我的一句话:“得饶人处且饶人!”
毕业季像一场无声的潮水,裹挟着时光的碎金漫过每个人的脚踝。视频里的教师,老师转身那一刻空荡的课桌定格成未来的起点。而保安与学生的碰杯,用俏皮话化解沉甸甸的别离,像樱花在坠落前最后旋落的姿态。
毕业季的动人之处,恰在于它教会我们:真正的告别从不需要仪式,它潜伏在某个寻常午后,你随手合上教室的门,却不知那声轻响已在在青春的回响壁上震荡。五月的潮水年复一年漫过校园,带走一批批候鸟,却把羽翼的光泽永远留在季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