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崔律精时力之100天阅读挑战《奇特的一生》”系列,今天是2019年2月7日。
一、原文:
P47(接前一天)
于是,有各种时间节约专家应运而生,有专门的参考书问世。多数是为企业领导人服务的。有人计算过,数他们的时间最宝贵。
美国经理们的科学导师彼得·德拉克建议每个领导人把自己的时间做个精确的记录,然而他说,这个记录做起来极其困难,大部分人都吃不消:
“我强迫自己去请求我的秘书每过9个月做一次时间统计,统计一下3个季度来我的时间利用情况……我向自己保证,并且向她做了书面保证(她坚持要这样办):她把统计结果拿来给我看的时候,我绝不把她解雇。然而,虽然我这样已坚持了五六年,但我每次总要嚷嚷:‘不可能!我知道我浪费了很多时间,不过不可能有那么多……’我倒想看看,谁做了这样的统计会得出不同的结果。”
彼得·德拉克深信没有人会接受他的挑战。他是专家,他这个有勇气的人以他的亲身经历对此深信不疑。能够下定决心做这种分析的,确实寥寥无几。做这样的分析,比做忏悔需要更大的精神力量。在上帝面前坦白,总要比在凡人面前坦白容易些。把自己的弱点、恶习、空虚等统统暴露在众人面前和自己面前,是需要勇气的。德拉克说得对,只有让-雅克·卢梭或托尔斯泰这样的人,才能严格无情地解剖自己。
当然,我们这里要求比较低,只要求看见自己的职业上的“我”,但敢于这样做的也是凤毛麟角。
二、我的阅读日志:
今天作业的主题是很多时候我们对时间的把握会随心所欲。造成隐形浪费。我今天作业的结构是,分析今天的时间记录,找出时间黑洞,调整。指定行动计划
(从今天的时间记录看我的时间安排)
(客观再现我今天的时间记录)今天一天的时间安排是这样的。早晨六点醒来,在床上完成晨间日记复盘,自我服务时间,然后七点钟开始跑步,时间是半个小时,但是来回这么折腾一下也是在路上,看看手机,回到家的时候其实已经8点了。早餐后,上午陪家人去参加一个活动,大概是九点钟出门到11:45到家,为家人准备中餐,吃完中餐以后将近是12:45。然后做点家务事以后就在手机上刷刷简书,一不小心时间就到了一点三十五,上床开始午休,午休也是想睡到几点就几点,大概睡到三点半醒,又在床上刷简述,到了将近四点半起床。起床以后做点水果喝点水。到了四点半正准备坐下来考虑一下写作业,然后浏览一下简书里的好友的更新。一下子就被一些更新,又占去了时间,还好及时提醒自己这是该做作业了,于是才开始从4:35开始写作业。
(分析发现问题)通过分析一下,就是我今天从早上到现在的这个时间流程,我突然会有一种熟悉的焦虑,上午的时间是没有办法界定的,因为是跟着家人出去,然后做饭,感觉时间的一个黑洞,就是在中午午休的时候,本来中午午休只要半个小时就够了,可是我浪费了很多很多的时间。然后预测着我的晚上,大概再过一会儿,到六点半左右就该准备晚餐了。那么到从晚餐到散步,又可能会用去比较多的一些零散的时间,晚上之前睡前的一个阅读到11点多钟,又觉得自己应该到了晚上必须休息的时候了,所以一天下来真正的就是好像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是哪。哪里有时间管理?突然挺汗颜的。
(分析发现需要坚持和调整的地方)在这个里面,是有一些是有计划的事情。比如说早晨的跑步和晚上的散步是我在计划里的,100天的微型行动习惯养成计划。实际上我安排的是跑步半小时,散步半小时,但是实际上在实际产生的过程当中,往往这需要最少是上午45分钟,下午45分钟,总共需要每天90分钟的一个微行动的一个新计划时间。100天的挑战作业大概是要花到45分钟的时间,这个是有有计划的,另外有时候根据简书的写作,这个时候也大概也会有45分钟,这就是90分钟,这两个90分钟加起来的应该说是双属于自己的一个计划的时间。另外就是阅读的时间,通过这几天的一个记录,每天大概保持了一个小时的阅读时间。
(我的调整计划)我在atimeloager里面就再次调整设定了几个目标管理,第一个就是阅读时间的保证就是每天一个小时,另外运动时间的保证是每天是一个半小时。另外还有学习时间的保证,是每天一小时。另外还有一个晨间日记的复盘,大概是半个小时,从明天开始用日清单实施计划。
(改掉随心所欲,实施计划管理) 总之对时间做一个比较好的计划。慢慢的去控制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是哪儿的时间记录的感觉,学习科学安排时间。
没有计划的时间仿佛随意挥霍金钱。这是我阅读学习《奇特的一生》的第三个感受。
三、崔律阅读指引:
(如果过去已学过时间记录的,请思考)我难以做到记录时间的原因是:
主要原因有:
一:思想上不够重视。没有明确的去思考自己为什么需要时间记录时间,时间记录对自己意味着什么。
第二个原因是关于补偿自己的思维模式。这里有一个思维模型,是我长期受影响的。一个正反馈模型,工作全力以赴。休息无限放松。造成工作压力越大,放松反弹越无节制。日常工作太累了,遇到放假希望补偿自己的心里比较严重,希望利用假期充分放松自己。
这里有一个需要调整的思维模式。每一天我们都是应该把工作安排的张弛有度,而不应该工作就拼命的工作,休息就使劲休息,其实应该是工作也是要合理的去工作,休息也是要保持必要的频率。
这样就可以控制自己对着自己的一个补偿报答。正反馈模式是这样的:张驰有度的工作,带来身心的和谐,身心的和谐带来休闲时光,适度休闲。适度的休闲带来精神的愉悦,再次促进工作的合理付出。
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遇困难跳一跳努力可以,但掌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