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天生有点内向性格的工科男,没啥太多的社交活动。从小就被教育要提高情商,要多与人沟通吧啦吧啦。。。
自己也因此自卑困扰过很长一段时间。
常常有人在网上文章教人如何他人沟通,并且提出许多技巧,例如多倾听别人,要注意语气,不要批评别人,要多赞美他人等等等等。
这些都是非常正确方法,但是许多时候,我们明明知道这些是对的,但是就是很难做到。当自己的情绪一下从心底里奔涌而出时,自己就一下失去控制,所有的努力都化为泡影。
后来在研究了几本关于心理学,关于沟通的书籍之后,发现最本质的东西并不是这些技巧。
最为重要的事情是,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提高自己的感知能力。
说穿了就是让自己变得更聪明。
就像肌肉通过在健身房锻炼可以增强一样,无论是沟通能力,还是社交能力,正常人都是可以通过一定的学习与训练提高的。
首先需要锻炼的是自己的对情绪的觉知能力。 这个能力能帮助我们进行更有效的沟通。
有效沟通是让别人理解别人过去无法理解的事情。这就像老师教学生的过程,如果老师对他所要教授的学科知识没有很好的理解,他无法将他的学生教好。同理,如果一个人思维混乱,想让别人理解他,并且正确体察他的情绪是非常困难的。
网络有个非常流行段子,来形容一个人情商低:
女孩打电话给男生:「我感冒了,很难受。」
男生回答:「多喝点热水。」
然后双方就开始吵架。
大家有一种政治正确的言论:这是男生情商太低,活该他单身。确实这个男生在体察女生的心理的能力很差。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这个打电话的女生因为这个男生的话, 并指责男生不爱她了,因而生了一天的闷气啥时都没干,将自己置身于痛苦中。
这是这个女生自己的问题,她进行了一次失败的沟通。
为啥这样说呢?这个女生对自己的情绪的体察能力非常差。她打电话给自己的男朋友,在潜意识中她想说的是:「我生病了,太不舒服了,想得到男朋友的关心。」而她生气的原因是她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但是,如果她能够清晰感知自己的情绪,知道她生气原因是自己没得到满足而造成的,或许就不会去指责他的男朋友,反而用妥当的方式(例如直接说出自己的需求)让他的男友知道她的需求,进而增进双方的关系。
这种你猜猜我是怎么想的游戏会非常刺激,但是,有时这会造成许多的矛盾。
为了清楚的了解我们自己的情绪,我们需要学会丰富我们的语言库。
最近火热上映的电影《降临》就是讲一个人的语言是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思维习惯。
我们许多人(包括过去的我)事实上与语言很贫乏的,并且习惯用网络用语来含糊概况自己的情绪。愤怒、悲伤、恐惧、厌恶、惊奇,窘迫、内疚、害羞,等等情绪,我们却不自觉的用一个词「蓝瘦香菇」就代替了。 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网络用语有她的乐趣所在,但是我们同时需要学习使用其他的词汇来丰富自己的语言。这是在增强我们思考能力。
除了丰富我们的语言之外,我们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大脑的思考能力。
第一,多阅读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去年我的读过的一本书《影响力》对我的影响非常大。过去我就是一个感知情绪的白痴,换句话说就是低情商。这本书带给我了一种思考人的心理活动的新模式。当然读其他的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也是大有裨益的。
第二,通过每天的自我反思,写作可以提高自己的感知能力。
第三,通过冥想提高我们对自身的觉知能力。我在过去的文中有提过这件事,大家可以去看我的历史文章。
通过这些方式我确确实实提高了自我的觉知能力。
从自己上高中开始,每年过年回家的时候,我都会与母亲就是否穿毛衣这个事情发生冲突。不知道为什么我与我的母亲会产生以这种有趣的冲突模式。
看见我非常冷, 就会说「我看你这么冷,快把毛衣穿上」。
而我会特别不耐烦的说「不穿。」
我记不得我的这个模式循环了多少个冬天。尽管我很冷,我母亲拿给我的毛衣我就是不会穿,有时候我还会因此向母亲发脾气。
今年冬天回家,我们照例就是否穿毛衣这件事发生了冲突。但是这一次,在与母亲交流的过程中,我突然感知到自己有非常强烈的情绪从腹部涌起,窜入我的胸部。猛然间一个念头冲入我的脑海:「我不想穿毛衣,事实上是不想受到他们的控制。我会有这么严重的反抗情绪事实上是想要一种独立自主的状态。尽管其实我自己也是非常冷的。」
想通这一点之而后,在一瞬间我涌起的情绪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我也认识到自己的这种反应是如此可笑。并且接受了将毛衣穿上。
这一次我预先解决了冲突的爆发。
(其实,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装空调!!)
这就是对自己情绪感知带来的好处,它能够让我们保持冷静,不至于失去理智。
我们需要理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最大可能的获得双赢的解决方案,即满足自己的需求,也满足他人的需求。
要注意的是,我这里指的理智不是指那种,去情绪化的进行冷冰冰的逻辑分析,就像前面例子里面的提到的—— 当女生告诉男生自己生病了,男生直接提出解决方案。在这里,理智是指:能够对外界反应做出合理的反应。 而不是像巴夫诺夫的狗一样,一听到某个声音就开始流口水。
始终要记在心里,我们的目的是解决问题,不是发泄情绪。
要保持自己的理智,思考清楚自己的情绪,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分清楚事实与评论。用一些比大家比较熟知的词汇来说就是对事不对人或者是不要人身攻击。其实我们如果仔细观察,绝大多数人是分不清事实与评论的(去观察下网络上的撕逼大战你就知道了)。如果你能够掌握这个技能,一定能超过80%的人。
用下面这个事例来说明事实与评论的区别
当一对夫妻发生冲突时
男人在心里想女人:「你从来都是无理取闹。」
女人对男人的评价:「你从来都不关心我,你一定是不爱我了。」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这些词语「从来,无理取闹,不爱我了」这些都是一些对过于模糊的,具有评论性的词语。前面我有提过,一个人的语言会影响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如果用这种过度概况负面评价的词汇(其实不是事实),往往会进一步激发自己的负面情绪,进而失去理性。
正确的思考方式应该是用一种中性的,具体的词汇来描述一个事件。
就拿我所举的第二个例子为例,这个妻子可以这样说:「你下班回家之后,便一生不吭的回到了房间,是我什么事情惹你生气了?还是就是应为太累了?」如果通过对事实的分析,而不是一味的做出负面评论,她必然不会那么生气。与此同时,如果这个妻子容这样基于事实的言语与她的的丈夫进行沟通,而不是指责,评断,警告,他的不会引发出她丈夫的心理防御机制,这样她更容易得到他想要的东西—— 被关注。
人是很复杂的动物,但是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对人有一种定性的评判— — 好人,坏人,自私,懒惰但是这样的评断往往不会对改变事实带来帮助。
当我们做到了思考自己的情绪,知道自己目标,明白事实与评论之后,要达到有效的与人沟通我们还需要最后一步— — 即思考他人的需求(心理需求,利益需求等等)。
我看到过一句话说的非常好「要说服一个人,一定要从他的利益出发。」
在现实世界中,许多人是没仔细思考自己的习惯的。所以很多时候她们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许多我们所谓的作的人是处于这种心理状态
当他们说需要别人关心是,他实际想要的是,即使他还没有察觉到自己的需求,其他人就能考虑到他的需求。并且,他希望总能得到这样的照顾。
这种心态,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定,如果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这事实上是一种婴儿心态,总是希望世界为自己提供服务。
正因为许多人是想不清楚他们真正的需求,如果我们能够预先思考清楚别他人在潜意识中的需求,我们往往是能化解许多冲突的。我们身边就是存在一种做事非常周到的,他们会令我们感到舒服的原因就是满足了许多我们潜在的需求。如果,你想经营好一段关系,不防试多多思考他的的需求,并且在合理的程度上满足对方的需求。
继续用前面女生生病打电话给男友的案例举例:女生打电话给男生,她的潜在含义是:
「我很难受,我需要理解,我需要被关注。」
如果男生正在能够读懂对方的含义。
使用一些共情的言语例如:「你一定很难受吧,我这就给老板说,我女朋友生病了,我要回去照顾她。」
一般女生(除了特别作的女生除外)都能够理解你,不会让你请假。
但如果她真正让你让你请假回家的话,我觉得你也不值得与她交往,她这种思维模式,需要你耗费太多的精力与她相处。
人的基本心理需求也不复杂,它们包括「尊重,支持,信任,理解,欣赏,关注等等。」当我们有这个意识后,基于这几点出发,不断思考,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多观察,总结,体察别人需求的能力就能不断提高。
总之,有效沟通的基础就是思考清楚自己,思考清楚他人。当自己的思考能力真正提高的了之后,沟通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最后,祝大家都能与身边人愉快相处。
推荐书籍:
《沟通的艺术》[美]罗纳德·B·阿德勒 / 拉塞尔·F·普罗科特
《非暴力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