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很重要,大多数父母也是这样做的。特别是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尽己所能让自家的孩子接受教育。让孩子接受教育,才能有更好的发展,也是这个社会的共识。
正常情况下,一个孩子会接受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的学校教育。顺利的话有的人继续读大学,成绩稍微差点的可能父母会让他们去读个大专或者私立学校。拥有一套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是我们国内社会的一大优势。高考是中国教育体系的一大特色,每年都会有无数考生要通过这座独木桥,这注定是场残酷的决杀。
在中国,更多的是重视学校教育。特别是当整个社会风气都是以谁家的孩子考试第一为荣时。毫无疑问,大家都有虚荣心,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是第一,但是哪来那么多第一呢?于是为了让自家孩子获得第一,父母又是出钱,又是出力,努力为自己的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有错吗?一点错都没有。那孩子呢?如果孩子的成绩没有达到父母的期待,他有错吗?要看情况,如果孩子已经尽力了,那就没有什么理由埋怨了,如果是孩子的读书态度不对 ,那就另当别论了。
在接受教育这件事上,出发点很重要。有些家长觉得别人家的孩子都送去好的学校读书,我们家的孩子也不能输给他们。我要说的就是这些个家长,自己没个价值,大半辈子活得庸庸碌碌,于是把自己后半生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说白了,孩子就是他们的牺牲品。这一点我的姑姑做得很好,让我很佩服,对孩子不求做到第一,只要尽力就好。父母自己都没有比别人聪明到哪里,为什么要要求自己的孩子一定得比别人聪明呢?
真正重视教育的人,是从家庭教育做起的。不是把教育的责任全都推给学校,觉得学校老师有义务替你把孩子教育培养好,然后等出了社会就是人才。真正重视教育的人,不会等孩子进了学校才开始进行素质教育,真正的教育是从家里开始的。
学校更多的是知识教育。中国的教育体系不缺知识教育,小学六年加初中三年一共九年的义务教育,基本的知识已经够用,特别是在这科技讯息高度发达的社会,学习的便利性大大提高。
缺少的更多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从家里就开始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对孩子的一生起着奠定基石的作用。孩子会不会读书是一回事,会不会做人却是另一回事。在孩子长大以后,他可以不会读书,但他不能不会做人。读书不好可以选择其他的行业,但是做人失败,更何谈做事呢?
当今,在高等学府也有高分人渣的存在,说明有些人虽然很聪明,但是素质教育不过关。父母千辛万苦让孩子接受教育,将孩子送去最好的学校读书,孩子却因为品行不端被学校通报批评,作为父母是一种什么心情?这和我们最初让孩子接受教育的目的一样吗?
教育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所以当父母既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也是一件责任重大的事。想清楚自己将要对孩子承担的责任,然后再去迎接孩子的出生,可能会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