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理论是什么?
首先我先概括一下理论是什么?理论是一种视角,是一种思路,帮助我们去理解、阐释客观存在及其行为。
理论,是跨学科的。这一思路不仅可以用在文学研究领域,也可以应用在文化研究、历史研究、人类研究、物理研究等等众多领域;
理论具有复杂性与不可证伪性。它本身就是有某种独特角度的思考发展而来,所以他的本质是思考,而思考不是事实;
理论具有颠覆性与建立性。理论往往由于它本身视角的独特,而对既定常识产生颠覆性;颠覆后它被要求重新建立一个解释与结论;
在我看来,理论最重要的是它的片面性。它是从事物的某一面通过某种独特视角与眼光去审视分析的,所以自身就决定了它的片面性,表现在它可以应用在很多学科、很多领域,但不能完全解释所有现象。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一些理解,接下来回到第一章的内容解释:
作者首先回答了“理论是什么”,他总结要:称得上是一种理论,它必须不是一个显而易见的解释。这还不够,它还应该包含一定的错综性……在诸多因素中,它涉及一种系统的错综关系;而且要证实或推翻它都不是件容易事。
举个例子,“A和B分手了”,你分析是因为两人吵架,而“吵架”这个论述太简单,太一目了然,所以不是理论。理论应该是你推测“A因为有恋母情结,而且在相处的过程中在B身上没有找到母亲的某种特征,所以在两人的相处过程中总是因为某种诉求对方不能满足而经常产生矛盾,从而导致两人分手”。这个例子中引入了心理分析的理论,此理论并不能证明或证伪,而且在引入的过程中引入了复杂性。
在作者描述“理论”大概是什么样子之后,进一步通过举例福柯与德里达的理论总结了“理论”的一般特性。我们首先将理论的特性罗列出来,然后再进行解释。作者总结理论的特性有4点,分别是:
1. 理论是跨学科的,是一种具有超出某一原始学科的作用的话语。
2. 理论是分析和推测。它试图找出我们称为性,或语言,或写作,或意义,或主体的东西中包含了些什么。
3. 理论是对常识的批评,是对被认定为自然的观念的批评。
4. 理论具有自反性,是关于思维的思维,我们用它向文学和其他话语实践中创造意义的范畴提出质疑。
关于特性的第2点,前面已经讲过,不再赘述。现在我们以福柯与德里达的理论为例解释其余3点特性。
常识中,我们认为“性”是人类本质的欲望,是某种自然而然的本质,而福柯在作品《性史》批判并反驳了这种常识。他认为“性”这个概念本身是为了理解人类性行为与性欲望等许多客观现象时抽象出来的概念,我们把许多行为归纳在性的范畴。在大量的不断言语实践后,性被理解为了人类的本质,原本我们提出性是为了理解人类的行为,是为了解释,但在言语实践后,性成为了行为的原因,原本为解释某一现象引入的工具,变成了现象的解释与原因,这是在取消问题,是因果倒置。
德里达的理论反驳‘真实就是存在的事物’这一常识。德里达举卢梭《忏悔录》中的例子。卢梭特别爱德-华伦夫人,总叫她为妈妈,自述华伦夫人不在场时,他总是亲吻华伦夫人接触过的物品去感受、去补充华伦夫人的存在,但他发现即使华伦夫人在场,他也需要吞食华伦夫人吐出来的食物的方式去补充她的存在。德里达解释这个现象是由于卢梭从未明白“妈妈”本身正是他从未了解的母亲的替补形象。
德里达写道:“通过这一系列补充,一个规律出现了:一个无止境的、相互联系的链条会不可避免地使盘旋于其间的补充物不断增加,这些补充物激起的正是它们所延宕的事物的存在感:事物本身给人的感觉,近在咫尺的感觉,或者叫原物的感觉。直接感便从中产生了。一切事物都是从这种中间状态开始的。”这些文本越是要向我们强调事物在场的重要性,就越会显示出中间物的不可或缺性。实际上,正是这些符号或者叫补充物,造成了那种确实有什么东西存在(比如妈妈),可以抓得住的感觉。我们从这些文本中可以得到这样的理念,即原物是由复制品造成的,而原物总是迟迟不到——你永远也抓不住它……当你认为你脱离开符号和文本,得到了“事实本身”时,你发现的只是更多的文本、更多的符号和没有终结的补充物的链条。
总结一下福柯与德里达的理论,德里达说明了文学作品多么富有理论性,而福柯则解释了知识的话语具有多大的创造性。德里达的理论是要我们重视文本说了什么,而福柯的理论是言语创造了什么。福柯的理论不仅是是一条性行为理论,它鼓励你怀疑那些被认为是自然的,是先天给定的事物。反过来问一问,它会不会是专家的话语的产物,会不会是一种与知识话语(这种知识话语据称是对于它的描述)相联系的实践的产物?
关于理论的两个例子都说明了理论涉及推测性的实践:对欲望、语言等等的解释对已经被接受的思想(比如说有一种东西是自然的,被称为“性”;还有符号再现的是先于它而存在的真实)提出了挑战。它们就是这样激励你重新思考你用以研究文学的那些范畴。这些例子展示了现代理论的主要趋势,这种趋势是对任何被认为是自然的东西的批评,是要说明那些被认为,或者被指定为自然的事物其实都是历史和文化的产物。
其他内容:
我们以为我们对世界知道些什么——我们用以思考世界的概念框架——行使着巨大的权力。比如说,权力/知识造成了这样一种局面,你在其中被自己的性别界定。它造成的这种局面把一个女人界定为一个其完整性存在于与一个男人的性关系上的人。性存在于权力之外,并且是与权力相对立的这个观念掩盖了权力/知识的真正的影响范围。
福柯在这里提出权力/知识的影响,他认为知识就是权力,是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权力。我们用这个世界教给我们的角度理解世界,用我们的认识与理解去对抗权力施加给我们的压力,但从根本上来说,我们所以为的‘我’的身份,‘我’的认同感,‘我’理解世界的方式与角度,也正是权力/知识强加给我们的,而在我们反抗的过程中正是彰显了权力/知识的无所不知与无所不能。
用德里达的一句名言来说,它们实际上证明的恰恰是“没有文本之外的东西”,也就是说当你认为你脱离开符号和文本,得到了“事实本身”时,你发现的只是更多的文本、更多的符号和没有终结的补充物的链条。
德里达要表达的意思是:我们所认为的“真实”或“真实存在的事物”(,)被我们认为是“真实的”或“真实真实存在”的原因与依据(,)是补充物的补充与我们的想象。举例说,我们看到苹果在桌子上,所以认为苹果是真实存在的。但是我们的大脑做出这种判断时并没有直接接触苹果,“苹果真实存在”是被补充的,被描述的,可以理解为视觉信号转化为生物电流从而让我们产生了真实的感觉。视觉与生物电流就可以理解为补充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