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妈劝我别留在上海工作

我今年24岁,正是毕业不久最充满希望的年龄。

这个年纪的人大多喜欢往更大的城市奔跑,寻找契机。

这几乎是每个年轻人的本能,所以刚毕业的时候,我不管父母的反对,选择留在杭州,

我相信年轻人选择大城市,并不是因为多么喜欢这座城市,

而是白天地铁上拥挤的人群,夜晚灯火通明的办公楼,

都在书写着一种希望,

某些小城市看不到的希望。


18年年初,我选择去往上海,

找到一份和我的专业(室内设计)完全不搭边的工作——社群运营。

我也不是没想过从事本专业的工作,然而实习期2000,1500甚至800的工资实在无以支撑我渴望独立的自尊。

好在本身比较喜欢互联网的工作,开始的也不是那么抗拒。

于此同时,发现很多同学的工作都不是当初学的专业,

听当年不断拿奖学金的朋友说边上那些名校毕业的前辈们有多么厉害,

听学生会主席说想去的单位却连简历都没有过,

听一位学姐讲到因为没有offer,可房子即将到期,曾在拥挤的人群中泪流满面,

这座城市充满着希望的同时,

却也充斥着无处不在的驱赶。


那段时间,我不常与家里打电话,

不是因为我忘记了父母的存在,而是基本没有在规定20点正常下班过,

每当看看手机上显示着22:00,23:00的时候,我便默默关上手机,把外套收得紧一紧,走在昏黄的灯光下。

因为回到家,还有遗留的问题等着处理。

每一次爸妈小心翼翼的发来视频请求,

我不是把它转为语音,就是挂了回复一句还在加班。

末了总是爸妈发来的一句:要不然回来吧。


后来,我一位朋友说,她离开杭州了,回到了家乡,

因为决定回去当老师。

再后来,朋友跟我说,她边上的好朋友很多都回家了,

开始了传说中稳定的生活。

她不知道为什么要坚持这样的生活,

就连床都是和一个原来陌生的女孩租的一人一半。

让我忍不住想到自己,

我曾经希望自己花几年时间去拼命,

领略到这个时代最前沿的发展,改变原有一眼看到头的生活。

这件在家乡很难做成的事情,

在上海,

更有希望。

可也仅仅是希望而已。


18年中,家里发生了一些问题,

先是父亲身体不好住院,

再是因为相信一位故友,险些被“北部湾大开发”忽悠,

我问父亲为何,

他说:因为不想你这么辛苦,父亲想给你更好的,但是父亲能做的就这么多。

那一刻,

我选择离开上海。

不是放弃了我的希望,

而是先陪伴重要的人。


回到家乡的生活,确实如想象中,被父母照顾的很好,工作也并没有之前的强度,

然而,也失去了某种意义上的热血。

此刻我暂别九九六的生活,

并非告别自己的梦想,放弃自己的希望,

相反,

正因为我十分清楚,

每天都有那么多不知名的人去往上海,

每天又有那么多不知名的人叹了口气离开上海。

不能说留在上海的人肯定能握住那点希望,

也不能说离开上海的人就注定放弃了精彩,

只不过,对于离开的人,

暂时离开了那张大城市的赌桌。

而剩下的人,

在经历了大城市的繁华和清冷之后,

仍然选择孤注一掷。


希望毕业后,

不管我们选择留在大城市,

还是回到小城市,

都能保持对生命的热爱,

都能活出最精彩的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追忆 当树叶黄了,才知追忆起曾经的那一抹绿色 站在早已茁壮成长的大树 低头凝望,这是...
    木积草阅读 126评论 0 1
  • 怎样产生的? ( 1 ) 父母亲天天无休止地唠叨、批评,不是“十年寒窗苦”、“头悬梁,锥刺骨”,不是“你这孩子怎么...
    带娃经阅读 305评论 0 0
  • 20180209亲爱的儿子,今天是农历小年腊月二十四,习俗就是扫屋子,你和奶奶在家大扫除,你们两个把楼上楼下都打扫...
    简单的幸福_ceb3阅读 133评论 0 0
  • 读本科的时候,我和舍友L的关系非常好,有一次中午的饭点,L因为刚打完篮球,有些累,就不想再去食堂,便让我给他带一份...
    游越阅读 2,554评论 5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