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需要互相帮助的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飞鸟集之《鲜血梅花》。

人的命运有时候看似是上天已经安排好了,看似一成不变的,你就这样走,就这样过。

仿佛命运在推着自己去实行,或者由不得你不这样走,像是天意难违。

然而,有道是天有不测风云,在一个人去这样走的过程中,或许会发生变化,会朝着不是自己那个“一成不变”的规则来个意想不到的结果,谁知道呢?

其实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保持初心,心存善念,很多不可能的事情都会变成可能。

大作家余华写的《鲜血梅花》很有感触,这是一部探索人生的意义的小说。

小说里面的主人公阮海阔为了复仇,他没有退路,只有往前行,这是他的宿命。在他刚刚离家,回头看见家里冒火时,母亲引火自焚他就知道他的命运了,这是他唯一的要走的路。

他已经没有栖身之所。

可是他没有武艺,弱不禁风,他没有继承他父亲的高超武术,父亲给人残杀了,又怎么去为父复仇,而且他不知道仇人是谁,住在何方。能杀父亲的也是武林高手,母亲死前只留下一个线索,那就是两名武林高手的名字。这是他父亲一生唯一没有击败的两名武林高手。

一个是青云道长,一个是白雨潇,只有找到这两个人才知道杀父仇人是谁。

他被命运推着走,仿佛在行尸走肉。

为了这个目的他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寻找。

虚无缥缈地寻找。他只是寻找,至于怎样复仇,他其实惘然不知。

当他找到青云道长时,他却没有先说出自己要找的人,而是先说出自己在途中遇见的两个人委托他的请求。

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大概是思维到那就说那。

当他想打听自己的事情的时候,青云道长却说只回答两个问题,然后一闪不见。

他也不懊恼,这时他才想到还有一个人:白雨潇。

他又开始了漫无目的地寻找,当他找到白雨潇时,白雨潇却说他的仇人已经给别人帮他报仇了,故事很荒诞,情节扑朔迷离。

让人看得神乎其乎。

阮海阔听后父仇已报,那一刻似乎松了一口气,他本来做了去赴死的。

他知道当他找到仇人后,就是自己死的时候,他没有能力去报这个仇。

读者读后也会觉得很荒诞,但这荒诞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人是需要帮助的,也就是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在这样的一个状态下进行,人的命运才会在悄然间不知不觉发生变化。互相帮助是为了更快地抵达目的。

读完了这部小说让我想到我曾经看过的一部小说,想到这小说其中的一女配角做的小小的一件事情。

《遥远的救世主》里面的主角丁元英在德国做股市投资,后发现中国人的钱落入德国人的手,他们在德国做中国的股票生意,身为中国人的血性在他的骨子里翻滚,他意识到这样下去不行。

看着中国的银币在哗哗地流入外国人的手中,自己会沦为他人口中说的“卖国贼”,这罪名他担当不起,他也不忍心自己人的钱进入外国人的囊中,他感觉这样继续下去那是一种耻辱,他果断地在会议上终止合同,就算遭到同僚谩骂、讥讽以及赔偿,他也在所不失,就算明知自己是赚钱的,他亦斩钉截铁。

他和他的下属肖亚文离开德国,丁元英想找一个地方好好休养生息。肖亚文联系远在古城当警察的闺蜜芮小丹,肖亚文把她的上司丁元英安排在古城。

正因为肖亚文的这个小小的举动,让只是打工的她日后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不是丁元英的关系或者她的一生都在打工的线上挣扎,一辈子都是打工一簇。厚道的肖亚文遇上善良的欧阳雪,一拍即合。在她们还没有开庭的时候肖亚文冒着亏本的风险毅然决然地买下了公司“格律诗”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肖亚文把官司打赢了,成为“格律诗”股份最大的老板。

人在世上生存,不是一座孤岛,不是一个个体,他是在集体中成长起来的。也只有在集体中视野才会更加开阔,自己才会更加的成熟。

肖亚文的成长,身份的变化,离不开她的朋友,她周围的人。

阮海阔在复仇的路上,沟沟坎坎,曲曲折折,到最后渐渐走向成熟,去思索这一路的走来。

我忽然想到一个远亲,她是个女的,名叫宋慧,现已经五十出头年纪,她为人善良,前二十年的生活只能说过得去。她有一个好闺蜜,她们那是一起长大的,一起小学直至初中的姐妹。

她的闺蜜小青结婚后生活不好,负荷沉重。闺蜜两个孩子正上学的年纪,她老公身患恶疾,她四处打工,一天打两三份工,生活的压力就像沉重的石块天天压在她的心头,但这闺蜜很正能量,有一个很好的品质,就是热情好客,喜欢做吃的,好像什么食物经过她的手都会化腐朽为神奇。

宋慧是个吃货,就喜欢闺蜜做的菜品,常常买菜去她那里蹭饭,带着自己的孩儿一起。

两家人相处得十分热络、融洽,孩子们都打成一片。宋慧和闺蜜更是友谊日益情深。

一天星期六,他们又在一起聚餐了,当然是在小青的家里。

闺蜜的家十分简陋,宋慧从没有嫌弃过,有的只是对她的关心和同情,这是一个很勤劳的妇女,只是命运多舛,还好闺蜜依然开朗,默默地承受着生活的折磨,似乎命运已经安排了她这样的人生,靠她自己去供孩子上学,去付她丈夫的医药费。她平时虽然愁苦,但工作起来她又是这样的忘我,和朋友在一起时还是谈笑风生。

这天,两家人都在一起了,宋慧的老公也来了,小青做了一桌丰盛的菜肴,孩子们吃得欢天喜地,宋慧孩子都说阿姨做的菜真好吃,比他们妈妈做的好吃多了,那时宋慧大女儿已经十三岁,她也像妈妈一样是个吃货,还会品菜色。她吃着青阿姨做的菜津津有味,大快朵颐,忽然她叫了起来:“妈,阿姨做的菜比我们镇上最好的酒店做的菜还要好吃。如果阿姨开家餐厅一定会火爆,生意一定兴隆。”

宋慧的大女儿跟着她爸和她爸的朋友去了几回镇子上菜品最豪华的酒店。

她没有想到青阿姨的手艺和这酒店做的菜有得拼。

宋慧一听女儿说的似乎茅塞顿开,她大喜,“阿青,是呀!你怎么没想到租一间店做这个,大排档就行,其实也不用什么本,两三万就差不多了。”

阿青一脸苦笑:“你看我这个家能拿出这个钱吗?我能维持伙食就已经不错了,这是异想天开,天方夜谭。”

宋慧咬着筷子,她瞧了一眼丈夫,宋慧丈夫朝老婆点了点头。

她知道丈夫的意思了,脑袋开始天马行空起来,“阿青,我们就异想天开,天方夜谭一回。”

她看着阿青认真地说。

阿青有点蒙了,脑子都是问号,又似乎猜到什么,“阿慧,你说什么,怎样异想天开?我手头真的一无所有。”

“这个,你不用担心,你不要到处打工了,这样打法几时是个头,不要过这样的生活了。”

“那我要做什么?”

“我们一起合力,盘个大排档,你做厨师,我打下手,本钱我会搞定。”

两人喜气洋洋地谈着。

不到一个月的工夫,她们真的盘到一个出租的档口,这档口也是做吃的,原先的老板做亏了,他只得出租,也巴不得有人接收。

两人合伙就这样开始了,这小镇是一个旅游小镇,档口也是在路口。天时地利都正好,那就看人了。

两闺蜜也不请人手,什么都是自己干。

开始的头两年,他们的生意也很惨淡,两人想过放弃,但还是舍不得,她们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想到放弃了又不知做什么。

生活好难,两人坚持着,就这样坚持着。

终于属于她们的黄金时期到了,不少食客吃了频频回头。

这第三年的夏天,也是天助她们,这一年小镇的旅游客比前几年都多,以前来过她们档口的游客带了不少游客来光顾她们。

本地吃过她们做的菜,也是有不少回头客。

那一个暑假,两家的孩子们都用上了,幸好是暑假,否则两人忙不过来,这暑假孩子们都忙得脚不沾地的。

就这样两闺蜜的幸福生活拉开了序幕。两人熬出头了,生意好了起来,她们又请了两个帮工。

二十年合作已过,她们还在合作,期间换了更好的餐厅。而且在这二十年间两人一起的努力,终于有了成果,她们各自都在镇子上买到了一套三居室,过上了不少人羡慕的生活,她们的身份由一个穷苦的打工人上升到老板。

她们的生活,她们的圈子也随之壮大起来。

宋慧为自己当初的决定感到庆幸、自豪。她帮了闺蜜又丰富了自己。

宋慧的善良回馈在她的身上。

有些事情看起来是在帮助别人,其实会因此帮助了自己,你付出的会在自己的身上得到回报。

就正如余华的《鲜血梅花》里的主人公阮海阔,他寻找仇人这一过程似乎看似与自己无关,但他付出的以及他的善良实现了他的目的。

我们时下不是流行团队吗?经济建设,个人的事业都是在人与人之间互助中进行,只有这样进行离目标才会越来越近,才会更快地实现目标。

大名鼎鼎的马云,他的成功也不是只靠他自己,也是他的团队他的朋友以及同事共同努力的结果。

一个人不能斤斤计较,老想着自己利益,老想着自己在帮助别人,别人没有帮助自己,这样的思维是不对的,一个人的形象并不只是自己塑造的,它是自己遇见的人,朋友和同事一起和自己塑造的。

团结一心,互助相帮,命运才会开出灿烂的花朵。

我们都在人群中生活,所以离不开别人的帮助。互相关心,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的美好,我们才能赖以生存在这个世界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