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厉害了,我的周先生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次放假回家,我就是追了一部电视剧。这部电视剧就是《于成龙》,一部基于历史事实的电视剧。

  其中,能办案就是其能力体现的重要方面。在这部电视剧里,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在众多的例子当中,最让我看好的就是于成龙办理韦氏姐妹三千亩田的那件事。

  并且,这三千亩田,可都是有借据的。面对这个问题,在月夜下,于成龙和师爷商量着对策。

  正在大家考虑怎么活捉这个谢德昌时,周先生想了想,却说:“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换个角度考虑,不应该把焦点放在活捉谢德昌这件事上。这个案件,应该放在保护韦氏姐妹身上。”

  他的一席话,让旁边的人很是愕然。

  于成龙连忙问道:“先生何以这样见解?”

  周先生顿了顿神,镇定地说:“你想呀。对于谢德昌,我们并不知道他在哪里,要想捉到他,还是很难的。而这个案件,原告是韦氏姐妹。对那些既得利益者,韦氏姐妹绝对是最大的威胁。一旦韦氏姐妹被杀,那就没有了原告。这个案件,也就成为了悬案。”

  听了他这一番话,于成龙也明白过来。恰好,韦氏大姐来找他。

  她说:“我这次来,就是来和你说一件事。上次,王知县就是当天晚上找过我后被杀害的。”

  听了她这么说,于成龙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并且,他迅速叫来雷捕头,吩咐他立刻去韦氏姐妹家,保护韦氏姐妹。

  恰在这时,谢德昌带着一伙人朝着韦氏姐妹家赶去。

  看到这个镜头,我刚才还悬着的心立刻放下了。看来,周先生还真是料事如神啊。

  在钦佩周先生之余,我也在思考:面对这个案件,为什么周先生能想到这些?

  想了想,我觉得,周先生跳出了小框框,站在全局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的。面对这个问题,想到以抓捕谢德昌为案件突破口,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是,要想到保护韦氏姐妹,并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再说,抓捕谢德昌,的确就是一件“拔起萝卜带起泥”的事儿。官商勾结,于成龙所面对的,绝不仅仅是三千亩田地的事,而是一大群既得利益者。要想扳倒他们,于成龙心里清楚,唯一的做法就是秉公执法。而秉公执法是要有依据的,这个依据,就来自于物证和人证。

   为了找到这两样,于成龙就想到从谢德昌那里下手了。然而,那些既得利益者也不是吃素的。久在官场上混,当然也知道其中的利害。为了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利因素,他们会怎么做?在那个年代,杀掉原告,似乎是最好的做法。

   从这个案件看来,在处理一个问题时,特别是在人际交往方面,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这个问题往往迎刃而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目录 1.煮酒:从何谈诗歌………………………………………………..6 一一解读《他,洪昌先生》并序●越红冰 2他,...
    朝花夕拾123阅读 3,214评论 1 12
  • 题目大意 给我们一个n×m的矩形格子,上面的值只有1和0,然后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操作方式(即对哪些格子操作,对哪些格...
    四川孙一峰阅读 1,110评论 0 0
  • 小时候总以为自己长大了应该是那种正直坦率,视金钱如粪土的大人。可真的长大了偏偏事与愿违。 小学三年级的冬天,放学回...
    说书的阅读 202评论 3 2
  • 路上遇见的,那个我预料到的剐蹭事件,为什么在预感到要发生时,我没有喊出来,为什么双方发生纠纷时,我面无表情地离开。...
    DDZD阅读 23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