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一场雪,读人间的暖与寂-书籍《我的世界下雪了》读后感

2024年我第一次读她写的豆瓣评分9.3的顶级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一秒入坑。

继这部茅盾文学奖扛鼎之作后,今年我读了她写的散文集。

在她的笔下,平凡的生活片段,岁月的更迭变迁,故乡的人情风貌,都能让你感受到作者对黑土地近乎图腾的眷恋。

她的文字,带着岁月的沉淀和光明的味道,像雪花般无声无息地飘落在我的心底。

散文中的很多故事、细节、场景和人物,都让曾经生活在大西北10多年的我,在时空维度上形成奇妙的精神共振。

这本书就是迟子建的散文《我的世界下雪了》。

一 关于作者

迟子建(1964年生于漠河)是中国当代文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自1983年开启文学生涯以来,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生命力。

她的作品体系完整、题材丰富,涵盖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越过云层的晴朗》《烟火漫卷》《群山之巅》,中短筒小说集《北极村童话》《向着白夜旅行》《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以及散文随笔集《我的世界下雪了》《锁在深处的蜜》《云烟过客》等三大创作序列。

这位现实主义创作的作家屡获殊荣,先后斩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第一/二/四届鲁迅文学奖并荣鹰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等国际荣誉,作品有英、法、日、意、韩、泰等多语种译本。

二 关于本书

《我的世界下雪了》全书架构由六辑组成:"好时光悄悄溜走"暮色中的炊烟""年年依旧的菜园"一滴水可以活多久""我的世界下雪了"及"十里堡的黄昏”,共收录五十余篇散文作品。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描写了对故乡风情的怀念、童年逸事的回忆,对自然美景的感触、亲人和岁月流逝的怀念与感伤。书中对故乡的深切眷恋,对亲人离世的隐痛追思,最终都落在了以雪为主题的意境里。

个人感语

1  借一场雪,读人间的暖与寂

迟子建出生于黑龙江漠河,一个每年有半年多的时间被冰雪笼罩的地方,这使她能够生动,细腻地写出对雪的描述和思考。

书中开篇就描绘了故乡冬日下雪的景象,给读者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在《我的世界下雪了》这篇散文中,迟子建讲到了对已故丈夫的深情回忆。她写道:某年正月初二的一天下着雪,她和丈夫手挽着手走在堤坝上,山峦在雪中看上去模模糊糊的,河岸的柳树和青杨,在飞雪中看上去影影绰绰的,天与地显得如此的苍茫和亲切。走着走着,作者忽然落泪了,明知过年落泪不好,可是作者仍不能自持。三个月后,爱人别她而去,他的突然离世给作者带来了巨大的悲痛。

再次回到故乡,走在白雪茫茫的堤坝上,雪景中作者触情生情,反思生命的无常与岁月的无情。她将对雪的深厚情感和独特的理解,变成朴素优美的文字。我尤爱其中的这一段:所幸青山和绿水仍在,河柳与青杨仍在,明月也仍在,我的目光和心灵都有可栖息的地方,我的笔也有最动情的触点。

2 细微而真实的生活的纹理

作者对文字的热爱,很大程度上源于她生长的那片的黑土地,木刻楞民居的斑驳光影、外祖母菜园的四季馈赠、北国旷野的少年游踪,这些浸润着黑土地灵性的生命印记,成为作者醇厚的文学养分。书中讲到的年俗版画、日历更迭、露天影戏的叙事单元,都让我有一种跨越时空的共鸣。

最有共鸣的是看露天电影,记得儿时,看露天电影属于一种享受,一听说有露天电影放,早早的就跑回家把这个消息告诉全家每个人,提醒妈妈晚饭最好早点吃,吃完饭去广场占位置。占好位置后,孩子们沉浸在电影放映前的欢乐之中,呼朋唤友地在广场上跑着、闹着、叫着。电影开始后,孩子们都坐着大人旁边聚精会神地看着,眨巴着的小眼睛像极了天上明亮的星星。

记忆中最鲜活的味觉符号,是母亲从流动小贩处购得的葵花籽。全家人在声光交织的夜幕下,以整齐的嗑瓜子节拍应和着银幕悲欢,那份挥之不去的幸福味道早已镌刻成我记忆深处的幸福密码。

3 真正的精神原乡不在他处

迟子建的文字非常优美,总是有一种娓娓道来的淡淡感觉,让我在读这段文字的时候,时常感慨书中写的内容如此的遥远,却又如此的亲近。

她写冬天:我的少年时代是在大兴安岭度过的,那里一进入九月,大地的绿色植物就枯姜了,雪花会袅袅飘向山林河流,漫长的冬天缓缓地拉开了帷幕。看到这一段文字似乎将我的记忆拉回了童年生长在甘肃某油田的小县城。父辈们在这里开采油田,建设工厂,那时的人们似乎不怕寒冷和辛苦,干什么活都是激情满满,毫不吝惜自己的力气。

我们生活的大油田,冬天虽然严寒,但家家的暖气让冬天变得很温暖,爸爸会在暖气片上热着茶水,妈妈会烤着桔子皮、红片,最温暖的事情是,每晚临睡前,妈妈会将我棉鞋里穿的有些潮湿的鞋子放在暖气片上烘烤。

第二天早上出门前,妈妈将干燥温暖的鞋垫再放回我的棉鞋里,穿上鞋子的那一刻,在下雪的季度里,那种温暖从脚底直抵心底,成为我心头挥之不去的永恒记忆。

她写白云:云不仅形态变幻快,它的色彩也是多变的,刚才看着还是铅灰的一团浓云,它飘着飘着,就分裂成几片船形的去了,而且色彩也变得莹白了。

她写想念:“我不惧怕苍老,我愿意青丝变成白发的时候,月光会与我的发丝相融为一体,让我分不清生长在我头上的是白发呢还是月光”。这段作者与时光对白的文字超级治愈。在这个生态焦虑与精神漂泊的时代,《我的世界下雪了》犹如一剂清凉散,提醒我们:真正的精神原乡不在他处,而在与自然节律同频共振的生命体验里。

这本文笔超美的冬日浪漫散文集推荐给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