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表明公众演讲在100项恐惧中,排名第一。普通演讲已经如此叫人害怕, 那就更别提即兴演讲,到底该有多么害怕呢?是不是不用等到上台, 想想也感觉后背在出汗呢?
Hi, 等等, 难道真的没有方法让这种可怕的演讲逆风飞扬,即使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依旧信手拈来,舌灿莲花?
大家一定记得唐代诗人.岑参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意思是“雪花飘落在树上“就好像是”一夜之间,春风忽然吹来,千万棵梨树上,梨花竞相开放”, 作者巧妙地将雪花比做是梨花。
又比如,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后人,又把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比作是具有奉献精神的老师。
将雪花比作是梨花, 将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比作是老师, 这是一种借喻的修辞手法。前者用得是物理形态上的相似,后者用得是抽象含义的相似,不管是物理形态还是抽象含义, 本质上是通过相似点的联想用一个熟悉的物品或现象来表达一个相对复杂的观点。
演讲就是观点的呈现, 如何能用身边熟悉的物品进行关联联想,高效地表达演讲的观点,这就是今天,我想要跟大家分享的主题“如何做一个高效的即兴演讲 - 借喻联想法令即兴演讲信手拈来。
当我们面对要演讲的主题,如何可以通过身边的物品进行联想,让思路一泻千里? 还是让我们拿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到底该如何操作。
假如我请各位做一个主题为“你的下一个十年”的即兴演讲, 你会怎么讲?很可能我们一时找不到入口,不知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来演绎自己的观点。
如果 此时, 桌上恰好就有一玻璃杯水,我们就可以做这一玻璃杯水引发主题的联想。 在进行联想之前, 我们首先要折解这杯水的特性,当我们看到这一杯水的时候,看起来水是透明的,尝起来水是无味,我们把这种通过5种感觉器官可以感知到的特性称之为感观的特性,这一杯水除了水之外还有玻璃杯, 所以,我们可以分别罗列水和玻璃杯的几种感观特性,大家从图中可以看到我列出了其中的几个特性作为代表。比如水的特性有,透明、流动和无味;杯子的特性有 开口、底厚、硬和有水;
除了感观特性之外, 当我们看到这杯水时, 还可能想到水是解渴的, 水的PH值是中性的... 等等, 这类要依靠自己的知识经验来判断的特性, 我们把这类特性称之为感知特性。图中, 我也分别对水和玻璃杯罗列了几个感知的特性。比如:水的特性有 中性、灭火、解渴, 杯子的特性有易碎、伤人、可以装任何液体。
折解了这些特性,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些特性来进行联想,要么就进行物理的相似性联想,比如“ 从梨花到雪花”,要么就进行引申含义的联想,比如”春蚕到死丝 ,蜡炬成灰到老师”, 基于演讲的主题“你的下一个十年”,我决定进行引申含义的联想。从刚才所列的特性中, 我挑出 透明、底厚、中性、可以装任何液体这4个作为引申的联想。
透明 我联想到 通达;底厚 我联想到 厚重 ;中性 我联想到 客观;可以装任何液体 我联想到 包容。
于是, 我就可以这样来展开我的这个主题的演讲,在场的各位都有自己的下一个十年, 你有你的计划,我有我的目标,我希望我的下一个十年 ”通达厚重、客观包容。
为什么说通达,因为我希望自己在未来的十年里,能放下一切世俗的追求,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的纯静而没有杂念,对任何事情都能看得比较透亮通达。
为什么说厚重,因为我希望自己在未来的十年里,游历名山大川,博览古今名著,从地理和历史中获得更多的养料来沉淀,让自己变得更加的敦实和厚重。
为什么说客观,因为我希望自己在未来的十年里,面对所发生的任何事情, 能够多维的理性分析, 让自己能够更加的真实, 更加客观看待世界。
为什么说包容,因为我希望自己在未来的十年里,思想能够更加的开放和包容,去理解, 接受和拥抱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让自己也融入到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这就是我下一个十年,”通达厚重、客观包容“ 。
通过刚才的演示,我就将一杯水与主题为”你的下一个十年“的演讲进行了联想的关联, 从而将原来找不到入口的困境, 在短短的时间内通过先拆解杯子和水的特性, 再进行主题关联而快速搭建一个演讲的结构。总结一下刚才案例中的演绎过程,总分三步。
第一步:随意找个身边熟悉的物品。
第二步:对物品进行感观和感知的特性拆解。
第三步:用拆解出来的特性对主题进行物理或引申的关联。
到这里, 我想大家对如何做一个高效的即兴演讲,已经了解了一个可以信手拈来快速搭建结构的方法-借喻联想法,最后,请大家依旧用这一玻璃杯水来演绎“你的下一个十年” 这个主题, 看看是否真的掌握了这个可以信手拈来的有效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