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逃离的现实,却是他的远方

前段时间看了一本书,叫《逃离》。

这是一本加拿大作家爱丽丝.门罗写的小说集,2013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8个故事,讲述的都是主人公拼尽全力逃离当下的生活,奔赴未知的远方。带着无限的犹豫,无奈,怅惘和迷惑的气质。

门罗小说里的主人公,几个小镇的女性,有姑娘、已婚的妇人、单身的大学女老师、安静的小镇护士,她们总处在逃离的渴望中——已经谈婚论嫁的姑娘突然和一个陌生的男人出走了一个下午;单身的大学女老师仅仅因为一封信,一个火车上遇到的男子,便去了他的小镇;一个从母亲身边逃离到丈夫身边的女人,有一天突然坐上车子,想再一次逃离;去城镇观看了歌剧回来的小镇护士,每天都要熨烫一次那天她穿过的绿色连衣裙,她答应那个歌剧院边上一家小店里的男主人,要再穿着这件衣服一起再去看歌剧,她去了,回来了,没有再离开过小镇,可也没有停止熨烫她的衣服。

故事的最后,主人公的“逃离”都以失败告终:卡拉最终崩溃在途中,在电话亭哀求曾经“让她再也受不了”的男友来接她回家;格蕾丝浪漫之后,发现尼尔酗酒成性,让她无法忍受。

选择这本书,是因为当时的我想逃离,逃离现在的城市、逃离现在的处境、逃离现实,我期待着故事主人公逃离以后过上幸福生活或找到了自己一直在寻找的东西。但就算是小说,它也没有给我想要的结局。

但不管怎样,10月份我还是暂时逃离北京,去济州岛环岛骑行了。我对济州岛有非常深刻的印象,因为那里有我喜欢的大海,还有很多树,还有山,我在那里看到的是安静的世外桃源。去年带孩子去济州岛住过一个月,曾经也想过要不要在济州岛长待一段时间。

这次去济州岛,约见了一位在济州岛工作的朋友。

当我非常羡慕她能在济州岛工作生活时,她说:“济州岛没什么夜生活,竞争也不激烈,呆惯了人就会变懒,每次假期我都会往外走。”

她的这句话给我敲响了警钟,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逃离现实,寻找远方,但我们想要逃离的现实,却是他的远方。


图片发自简书App


17年前来北京上大学之前,对于生长在东北小农村的我来说北京就是那个远方,北京是我实现梦想的那个地方。但是在这里生活了17年后,曾经的这个远方已经变成了我的现实,“曾经的远方”没有变,或许变的只是我自己。

或许我想逃离现实,并不是为了寻找那个远方,而是为了回归。

我们为什么想逃离现在的生活呢?我们想要逃离什么呢?

或许是令人烦躁的工作,或许是家庭,或许是两性。

逃离是痛苦的,可出走的半途中发现能“拯救”自己的依然是自己逃离的地方,更令人沮丧。

就像我们,常常感到生活烦闷,单调,无聊,心心念念着要去远方,真的到达远方之后,发现一切也不过如此,又开始想念日常生活的温暖,安定。

我们始终无法逃离生活本身,而且逃离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最终想拯救自己你还得回你曾经逃离的地方。

尽管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但短暂的逃离还是非常有用的,因为短暂的逃离会让你独处、让你在陌生的地方重新认识自己,让你以新的心情、新的面貌回归。

或许,回归之后我们所向往的远方就在你的眼前,就在家门口路口拐角处那棵高大的树皮里 。它就在你生活里。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乘一次列车,坐一趟大巴或者开会,听课……总有提前到的悠闲人,更不乏踩着点跑步赶来的忙碌者。 观察这两种人群,前者...
    莫匆匆阅读 876评论 0 0
  • 晚上下课后,悠闲地走出教学楼,不经意间抬头,远处灯光朦胧,影影绰绰,再往上看,一弦弯月静静地挂在天边,像是茫茫...
    蓁蓁流年阅读 595评论 0 0
  • 如果,我不是我。 喜欢看向窗外,天空是惯有的蓝色, 有时也会想, 为什么它只是蓝色, 而不是其他的颜色。 有人说想...
    吕桑榆阅读 23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