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endy
干货预警,本文阅读完大概需要5分钟!
说到这个无效努力,首先跟大家分享一本书《刻意练习》,为什么要推荐这本书?
这本书很直观也很全面地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了学习过程中困扰我们多年的难题,为什么你的努力得不到回报?
同时也给出了“虚假努力”和“无效努力”的科学解释,并给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这本书最精华的几个部分:
首先,作者提出了各个领域通用的最高效学习法则,即“刻意练习”。
无论是学习、中学或者是大学,刻意练习都应当满足4条法则:
01.练习必须走出舒适区
02.练习必须有反馈
03.练习的目标必须足够明确
04.知道自己为什么要练习
而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01和02这两条法则是最重要的,同时也是我们很多人最容易忽略的,所以,我们更应高度重视。
接下来,我们也会重点来跟大家讲讲这两个法则。
法则一:走出舒适区
进步一定是发生在舒适区之外的,如果你不愿走出舒适区,那你便无法进步。
你可能会想,吓唬谁呢!讲真,这还真不是吓唬谁。
不信往下看!
本书作者也对走出舒适区给出了这样的科学解释:
从生理学的角度:“进步”是一个破坏“体内平衡”的过程,只有打破旧平衡,建立新平衡,进步才会变得更有可能。
举个例子,好比健身,很多人肯定会好奇,肌肉为什么越练越大?
其实原理在于,大重量的哑铃训练会让肌肉纤维产生损伤,然后你摄入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就会帮助你重新修复肌肉纤维,从而使肌肉变得更加强壮。
反之,如果你使用让自己毫不费力的小哑铃去锻炼,肌肉纤维无法被破坏,那么进步也就不可能发生。
这个例子就直观地解释了旧平衡的消失,与新平衡的建立的过程。
那么,同样的道理,学习的本质其实也是旧平衡的破坏与新平衡的建立的过程。
你学习新知识,会让你大脑内神经细胞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要么是神经元连接的强化,要么是神经元连接的弱化,又或者是新神经元的建立以及旧神经元的摒弃。
总结来讲,凡是旧平衡的打破,都需要让自己接受一个稍微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训练,学习也不例外。
如果你想让自己变得更好,那就永远不能让自己长时间待在舒适区,如果你始终不敢冲出舒适的边缘,那不好意思,别人一直在进步,你就只能一直在原地踏步了。
法则二:练习必须包含反馈
先问个小问题,在平时学习过程中,你的学习有反馈吗?
在之前做咨询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共同的现象,很多人其实并不是不想提升自己,也并不是不想去努力,很大一部分原因其实她们并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努力,该往哪个方向努力,其实说白了,就是缺乏专业的指导,缺少一个引路人。
虽空有一腔热情,但是缺乏正确的方法作为指引,难免会走很多的弯路,碰壁之后也就不像以前那么信心十足,甚至中途放弃。
不知道这样的问题你是否也有遇到?
其实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反馈”,反馈在我们学习过程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它可以帮你分辨你的不足之处在哪里,以及为什么会存在这种不足,从而能够帮助你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方向。
那么反馈到底有多重要呢?
列举几个例子,看看你是不是也是这样的?
01.刷题只重数量而不重质量,做对了也是直接略过,而不是去总结为什么你会做对,这道题用到了哪些解题技巧,我是不是还可以举一反三,下次遇到同样类型的题目,我也依然可以做对。
02.老师批改的作业发下来,出现的错题你看都不看一眼,直接就给扔一边,结果到了考试遇到同类型题目你仍然不会,才后悔不已,当初再反思一下题目做错原因就好了。
......
而你仔细观察你身边那些学霸,你会发现,她们尤其注重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反馈”。
一个学生的自我反馈能力越强,越能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越快地弥补和进步,也就能够少走很多的弯路。
说到反馈,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何高质量地反馈?
其实也很简单,反馈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自我反馈,一种是他人反馈。
而这两种反馈的最佳途径是:找一位厉害的人,并跟着他学习。这个人可以是你的学霸同学、你的老师等等。
为什么说找一位厉害的人带你是最佳的自我反馈方式?因为你自己在那瞎琢磨半天,也不如牛人的一句反馈更有效。
而且牛人的经验也是他用多年的血和泪才换来的的,或许对他来说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帮助,但对你来说却能让你少走十年的弯路!
以上,希望今天的文章对你有所帮助!
专注学习、改变、成长,如果你也有成长方面的疑惑,可以主页私信我,很乐意为你理一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