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实现的海洋强国梦

我们生活的国度是一个陆海复合型国家,超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数万年来哺育了一代代中国人,从远古到今天,数辈中国人沉淀下来的海洋文化,一点点植入东方巨龙的血液中、根植于我们的DNA里......

远古的海洋梦

海洋一直有着难以形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的人们前赴后继地前往探索。从公元前5000年的河姆渡遗址中先人的航海遗迹,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殷商文化遗存的海贝、鲸鱼骨等化石,再到公元前2000年前后的龙山文化遗迹,以及后来的百越海洋文化遗迹等等古代文化遗迹,无一不记载着远古先人们探索海洋的足迹,以及他们征服大海的义无反顾......

先秦的海洋梦

在先秦文献记载中,春秋战国时期的吴国与齐国,就曾爆发海战;而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更曾四次来到海宾,望于南海,甚至派徐福东渡......这段时间,海上丝绸之路开始萌芽,岭南地区的先人们开始在南海乃至南太平洋沿岸及其岛屿,开辟了以陶瓷为纽带的海上贸易交易圈......

唐宋时期的海洋梦

唐宋时期国力的强大,特别是民间财富的巨增,促使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蓬勃发展。在泉州港、广州港、宁波港等港口,来自不同国家与地区的远洋商船云集,海外贸易盛况空前,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这一盛况推动了诸多与海洋文明相关的技术与经济贸易,带动了国际贸易,更为国家与民间积累不少财富......

明朝的海洋梦

明朝永乐帝派郑和七次下西洋,28年间,郑和率300多艘船27000多人的庞大船队一路西行,走访了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开辟了贯通太平洋西部与印度洋等大洋的直达航线。此举,把海上丝绸之路推到极盛的顶端,先后引进不少外来物种,也促使多国移民力量的加入,推动了中国与外国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

明清海禁下的海洋梦

闭关锁国政策下,明朝政府禁止人们无得擅出海与外国互市,断绝了民间的海外联系,无论是中国人赴海外经商,还是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活动,都被明令禁止。这一政策将制海权拱手让与他国,更放弃了来自海外的利益,改变了中外贸易局面,也让中国远离海洋文明......

挨打后的海洋梦

清代末期,列强的坚船利炮炸开了国门,随着一个个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再次打开海洋大门。在对外贸易层面,无论是往来交易的国家地区,还是商船的数量、贸易规模,都源于高于前朝;可是这些带来的更多是耻辱......

知耻而后勇的海洋梦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闭关锁国政策告诉我们的至理名言,也是坚船利炮炸开后,东方巨龙的顿悟。重塑海上贸易通道,开放多元与包容和谐的发展道路是今天我们海洋强国梦的重要手段,也是我们增强文化影响力、维护国家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措施!

封面

翻开《 建设中国特色的海洋强国》,第一章中中国古代海洋文明的历程看得我热血沸腾!回首过往,我们有过辉煌的历史,但曾经爬得多高,后来就有多痛!看着万载千前,祖先们征服海洋实现海洋的强国梦,看着海洋母亲回馈给我们数之不尽的资源,看着牵系海内外文明的纽带,我们都必须继续走下去,知耻而后勇地奋力站起来,迈向海洋,开始创新探索的征途。

无论是政治维度,还是经济维度、文化维度,军事维度,或者是生态维度,海洋强国建设之路从来都不是平坦的康庄大道。《 建设中国特色的海洋强国》从理论、实践、机遇与建设等若干角度,深入且全方位地探讨海洋强国建设之路,并结合一带一路、结合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的融合与发展,详细分析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海洋强国。


部分目录

这本书讨论的落脚点非常宏大:海洋强国梦,并在讨论中结合当今海洋建设与一带一路等当下政策,从实际出发地分析其理论根基、实践经验,以及需要规避的问题,全景式地分析讨论中国特色的海洋强国建设之路、以及如何超越文明冲突,重构黄蓝文明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如一张宏伟蓝图般,带着读者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生态等角度清晰、全面地看大国责任和大国担当!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