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曾国藩传第一章

曾国藩7次科举之痛

曾国藩从14~22岁,6次秀才未中。

最后考试时甚至还被主考官批评说:文笔尚可,但道理没讲通,要大家引以为鉴。

曾国藩受此大辱,回家后扎进书房开始总结和反思,自己哪里做的不对,为什么会失败呢?

其实我们现在的人在做事时经常做错,但每次做错后当时很懊恼过一天就全忘了,而不知总结和反思,导致重复犯错。

那曾国藩总结和反思后找到自己的问题了吗?

他总结自己有三大问题:1.自己太笨。2.教学方式有问题。3.思维局限,缺少大局观。

找到问题的曾国藩经过一年的苦学,再次踏上考试之路,一举中秀才,从那之后逢考必中,官运亨通。

艰难的科举之路塑造了曾国藩的人生哲学,那就是“崇尚笨拙”。

他认为: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办事笨拙,才靠的住。

作为一个笨人,他发现下笨功夫有下笨功夫的好处:

1.比别人更虚心,更肯付出。

2.逆商高。因为接受教育挫折多,总失败,所以抗打击能力特别强。

3.不懂投机取巧。遇到事情不走捷径,只有硬钻过去,所以基础打的特别牢。

所以你看并不是只有聪明人做事情才会成功,笨拙的人只要努力照样可以成功。

只要你比聪明人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先把自己长成一棵树,吸收足够多的养分,将树根延展数百里,无论风吹雨打都毫不动摇你的信念,你还怕自己不成功吗?

其实无论是创业还是人生,我们缺少的从来不是能力、技巧、模式,我们缺少的是坚持和毅力。

只有坚持量变,才能最后完成质变,才能突破最后成功的临界点,取得最后的成功。

坚持向前,永不放弃自己的初心,终将会遇见更美的自己。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本书讲述了曾国藩跌宕起伏的一生,还揭露了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遭遇过的五次重大挫折;与左宗棠的纠结和情谊;收入与支...
    浪里行舟阅读 4,243评论 0 53
  • ·构建产品模型 ·用户需求分析 ·设计产品规则 ·功能设计 ·框架设计/流程设计(线下业务转线上产品时,需要先有流...
    烟波江上屎人愁阅读 349评论 0 1
  • 根据“删留用”原则,今天快速的整理好了书房,幸亏之前大多数物品按照类别分类的,所以整个整理过程只用了两个小时。 我...
    F怡然自得阅读 2,006评论 1 10
  • 重读了一遍严歌苓的《芳华》。故事从一九七七年讲到了二0一五年,跨越了差不多四十年。 故事的主人公刘峰是一位公认的好...
    素锦之年阅读 26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