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妈妈怎么给孩子轻松讲懂牛顿第一力学

自从看到扎克伯格发的那张给宝宝读《量子物理学》图片,我就给小宝买了这套书。刚开始的时候,我想吸引他看,书故意摆在明显的位置,但是他一点也不为所动,看到了,走过去了,完全和平时看到绘本的反应大相径庭。兴趣是自发的,既然第一眼没有被吸引,我劝说也是多余。我于是把书放回了书架,和其他书放在一起。

这周小宝无意中翻到了这套书,六本书从头到尾全部讲了一遍。尤其让我欢喜的是小宝看书的过程,他会问我很多的为什么?之前认为他没有兴趣,如今他兴致起来的时候,为难的倒是我这个文科出身的妈妈了。为了给他讲“重力”这个看不到也摸不着的抽象概念,也真是绞尽脑汁了。

第一,用故事激发兴趣,让孩子了解重力的发现

为了激发小宝对牛顿力学的兴趣,我先给他讲了关于牛顿和苹果的故事。故事里把牛顿想象成和他一样大的小孩子,这样就开始了:

有一天,牛顿玩累了,就坐在一颗苹果树下休息。他太累了,不知不觉就睡着了。忽然,他的脑袋被重重的打了一下。牛顿吓了一跳,大声喊着“谁打我了?是谁干的?”一边说一边转着圈的找(我一边讲一边转起来,小宝被逗得哈哈大笑)。可是一个人没有,只有地上的一个红苹果。牛顿恍然大悟,原来是苹果掉下来砸着我了啊。他拿着苹果,看了半天,突然问苹果“你为什么不往上掉,而要往下掉呢?要是掉到空中,不就砸不到我了吗。”说着牛顿把苹果扔起来抛到了空中,可是苹果又落下来了,他又仍,苹果又落下来了……这可真是太奇怪了

小宝被逗得哈哈大笑,我问小宝“为什么苹果要往下掉而不是掉到空中呢?”小宝看着我,说苹果太沉了。

我说“可能还真是因为苹果太沉了呢。那要是小一点轻一点的东西会掉到空中吗?”

小宝说能。于是我决定跟他做一个小实验。

(后来在很多书里看到牛顿的时候,小宝都能记起来,因为绘本书里的牛顿总是坐在一颗苹果树下)

第二, 用实验引出“重力”概念,激起孩子的好奇心

给孩子讲抽象的概念,长篇大论和反复解释都不如实验来的真实。我决定给小宝做一个关于重力的实验。我找来了书、笔、垫子、纸、弹球、小汽车等很多大小、重量不等的东西。然后就开始了我和小宝的实验。

我把书拿在手里,举起来,我问小宝“你猜猜,如果妈妈松手,他会掉在地上还是空中呢?”小宝说不知道。我于是让他看好了,就松手了。书啪的一声,掉在了地上。

我又拿了一张纸。“刚才是一本书,有好多页啊,妈妈一松手它就掉在地上了。这次只有一张纸,好轻啊,你猜他会掉在哪呢?”小宝一听说很轻,就回答我说会掉在空中。我松开了手,纸飘飘悠悠的落到了地板上。小宝惊叫着“又掉在地上了。”

之后,我们依次把能找到的所有东西都做了实验。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不管大还是小、轻还是重,也不管是纸质的还是塑料的,亦或者是玻璃的,统统都会掉在地上。

我还怂恿他跳起来,让他看看自己会不会停在半空中。他配合的跳起来,瞬间就落在地上,跟我说“不会。”之后,他还让我跳起来,想看看我是不是也和他一样会落在地上,结果当然是落在地上了。

至此,我告诉他,其实是因为有重力存在。不管这些东西被举得多高,只要我一松手,重力就会把他们拉下来了。就这样,轻松的就让他知道了重力的存在,也了解了重力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第三,用提问引发思考,通过实验得出结果

我问小宝“他们都掉在地上了,还有重力吗?”

小宝答“没有了。”

我也不说到底有没有重力,继续和他做实验;我两只手一上一下,上面的手里拿着一个球,我一松手,球被下面的手接住了。我问小宝“为什么他不继续往下掉了呢?”小宝说是因为妈妈接住了。我告诉他这是他看到的,确实如此。因为妈妈接住了,妈妈的手给了它一个支撑力,所以不往下掉了。

我继续问他“那球球还受重力影响吗?”小宝说不受了。我于是松开手,球立刻就掉在了地上。我告诉他:球一直都受到重力的影响,因为刚才在空中,妈妈的手用力托住了球,给了他一直支撑力,并且这个支撑力和重力相等,球就停住了。妈妈一松手,手就不给他支撑力了,球就被重力拉下去掉在地面上了。

小宝似懂非懂的看着我。我想给他说的清楚一些,更直观一些,于是又给小宝做了一个实验:我们拿了一本书,我们面对面抓着书,我要求他用力往后拉,我也往后拉。他使劲我也使劲,书并不动,我告诉他这是因为妈妈的劲和他的劲一样大,所以书不动了,停住了,静止了;我稍稍放松了一些,书就往他的方向去了,我告诉他因为他的劲比我的大,书就被他拉走了;我使劲一下,书又倾斜到我这一侧,这次,连小宝也知道是因为妈妈的劲大了。

借着这个实验,我把重力又给他讲了一遍:重力是向下的,支撑力是往上的。当重力和支撑力相等的时候,球就不动了;重力大的时候,球就下来了;支撑力大的时候,球就上去了。一边说,一遍给他用两只手上下接住、松开球做实验。

如此,关于重力,小宝已经完全明白了。走在上学的路上,时不时还问我,妈妈我怎么在地上,不在空中呢?

以前总觉得物理这些东西太深奥,孩子不明白,也从未接触过。实际上,生活中处处是物理,所谓物理就是物的规律,生活中处处与物相关,把我们引以为常的常识,讲给孩子听,通过简单的实验展示给孩子看,实际就是在接触和学习物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