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无所谓五,主要是想对这次的行走做个小结。做小结,从哪个方面说起呢?就从回来几天之后,那些还能给我留下印象的地方和人说起吧。
首先是鲁迅故居。这是我们到绍兴第一个游玩的地方。在鲁迅故居里,儿子说,乖乖,鲁迅先生家里挺大的嘛,不知道这样的家庭在解放后算不算地主。在三味书屋,鲁迅学习的地方,儿子又说,原来鲁迅坐在角落里。桌子上还有一个摆放的木刻“早”字,那是供游人瞻仰的。鲁迅的家真的到处都是只能通过天井看到外面的天空,确实有点压抑。而百草园就不一样了,因为那里比较宽敞,而且与土地接触,有了很多绿色。木门,庭院,几进的房子,大多保持了原样。只是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不预约根本无法进入,这种情况,当时的迅哥儿能想到么?
第二个印象深的是唐小兵教授与两位美女老师的合影照。唐小兵教授是通过讲座认识的,那两位美女老师我根本不认识,那我为什么还要说这张照片呢?因为照片上唐小兵教授的笑容特别治愈人,笑得那么灿烂而又不失风度,很绅士,很亲切,当然,也很迷人。
再说说闻中教授的讲座。回来之后,我在心里反复琢磨闻教授讲座的内容。对于他说的泰戈尔的修行第一重是和大自然达成和谐,第二重是灵魂和大自然达成某种呼应。第一重我是否可以理解成天人合一,第二重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心有灵犀,或者天人呼应。这有点玄学味道了。不知道我这样理解对不对。
还给我留下印象的地方有春晖校园的大、静与美,还有三天的硬板床,两天的失眠和一夜的好睡;曹娥十三弄的悠闲、散漫与热闹。
有一些人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教博杂志社的社长方心田,他还是一如既往地踏实、低调、敦厚而又睿智。余华主编非常朴实、热情,对工作兢兢业业,似乎永远不知疲倦。编辑向晴依然美丽、知性而又大胆,她的主持依然让人提心吊胆、又爱又恨却又非常期待。木春老师知识渊博、踏实中肯,他的爽朗和不拘小节我想可能和夏昆老师有一拼。祖庆老师除了给我有勇气、敢说真话、有能力之外,永远给人一种风尘仆仆的感觉。说实话,我真为张老师的身体担心啊。以我那么多年一线的从教经验来看,刘发建老师的五磨教学法应该是困于教学突破的语文教师的佳音,至于好到什么程度,我可不敢只听刘老师一个人说,这要我亲自实践亲眼看到才能验证。我想这个机会应该有。很开心遇见了老朋友王绪卫老师,有幸结识了李忠琼和高宇峰老师。对我而言,参加活动,除了学到知识,结识朋友才是最开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