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真的无处不在,从早上睁开眼睛的那一刻开始,也许你就被一天的工作、今天应该准备什么吃的、什么时候送孩子上学或入园等等锁事而焦虑。也许你刚进电梯,就听到邻居们在聊各种焦虑的话题,或者你正碰到焦虑的父母在催促自己的孩子,又或者是上班途中被一路的红灯及拥挤的车流所焦虑。也许当你刚进办公室,迎面而来的就是同事的一堆抱怨。有些焦虑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的,有些焦虑是别人传递给你的。精神分析认为,人之所以焦虑,是因为自我要不断的面对超我与本我的冲突。从这个角度来看,焦虑本身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是我们有些人被焦虑控制,无法逃脱。而有些人能比较好的控制焦虑,借助焦虑推动自己的成长。
一个焦虑的家长,会养育出一个焦虑的孩子。难道家长不焦虑,孩子就自然不焦虑了吗?我们不得不承认,焦虑是可以传递的。假如我们身处的环境中,充满了焦虑,每个人都因为焦虑而指责、抱怨、生气、难受、着急、愤怒等等,那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必然会受到影响,也许不那么焦虑的我们,也会因此而变得焦虑。假如在我们的家庭中,父母亲总是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孩子一定是能感受得到,也一定会受其影响。
那我们到底该如何面对焦虑呢?第一、降低焦虑;第二、重构焦虑,从而控制焦虑。
假如我们是因为自己的事而焦虑,比如:担心会因为自己的失误给公司带来损失。这个时候我们的焦虑是向内的,我们会自责、害怕、恐惧、委屈,这些看起来负面情绪的背后,如何找到自己的正向的资源,从而降低并重构焦虑呢?第一、看到自已在这个事情上是非常努力且认真的。第二、看到自己是非常有责任心的,是有担当的。第三、看到自己的工作在公司是非常重要的,是非常有价值的。这么重要的工作公司能交给我完成,说明我是能力的。第四、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降低或消除损失。第五、看到自己的灵活多变。
假如我们是因为孩子的事而焦虑,比如:孩子厌学。这个时候我们的焦虑是外向的,我们会指责孩子、抱怨孩子、要求孩子,甚至打骂孩子。那我们应该如何重新解构孩子厌学的这个行呢?厌学只是孩子外在的行为,但是内在是因为他们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压力可能是来自人际关系、学业、学校、老师、自已或家庭,而这种压力是当下他们无法承受的,所以孩子会采取这样的方式来保护自己,来告诉父母,我遇到困难了,我需要帮助。所以厌学的孩子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第一、说明孩子懂得自我保护,懂得如何救自己。第二、呈现了家庭的某些议题。(比如:夫妻关系的问题,亲子关系的问题)。第三、呈现了孩子未被满足的需求。第四、孩子需要帮助。第五、说明孩子有力量、有主见。
假如我们的孩子处在焦虑中,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牢记三思而后行:思想法、思感受、思渴望,最后针对孩子的渴望做出回应。如果孩子是因为烦燥或愤怒而焦虑,代表孩子受伤了,他内心渴望的是希望得到重视、接纳和尊重。如果孩子是因为挫败而焦虑,则代表他做了一些有价值的事情、有一些才能或者有一些贡献没有被看到,他内心渴望的是被重视。如果孩子是因为担心、紧张或恐惧而焦虑,代表孩子的存在感或价值感被动摇,他内心渴望的是被重视、认可。
时刻觉察自己的焦虑,看看焦虑是在告诉我们什么,试着用正面积极和正面导向的方式,从缺陷到资源的角度,重新解构我们的焦虑。我相信,我们就能更加从容淡定的面对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