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谁在我家》第十七天:系统排列的方法②(第七章3~7节)

如果我直接告诉人们应该做或者不应该做某件事,他们就会觉得有损于自己的自控和尊严,因而拒绝接受。如果有一些方法,在指出有改变可能的 同时,又不要求他们放弃自我控制,那么他们就能听进我提供的资料,然后由自己决定是不是适合。
当人们不需要承诺自己非得改变的时候, 自然就能从听到的事情中吸收自己需要的东西,从而抛弃掉应该抛弃的东西。

润物细无声。利用故事的隐喻性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伤痛只能够确定对外联系的过程已经中断,但是对解决问题毫无作用。我从来都不注重鼓励痛苦情绪的表达,而是要完成对外联系的过程,这个工作完成之后,爱就会自然地流动。

痛苦、悲伤、难过、胆怯、退缩、愤怒、悲观厌世……这些被看作是负能量的情绪,常常被视为洪水猛兽,仿佛一旦被沾染,就人将不人,至少不是正常人。

于是,安慰者、劝诫者、鼓励者、呵斥者便会纷至沓来,轮番上阵。适度的宣泄、合理的疏导可能会让怒火暂时熄灭,哭泣暂时停止,但是如果不去寻找这些情绪背后的真正原因,彻底从根源上进行修复,那么,这些情绪还会卷土重来,一次比一次严重,最终演变成破坏性极大的派生情绪,那就不是安慰、劝诫、鼓励、呵斥所能起作用的了。

这就像中医治疗疾病考虑的是人体自身系统是否出现了失衡状态,是哪一种失衡,而不是发烧了给你吃退烧药,咳嗽了吃止咳药。只有从根本之处下手,才能让身体渐渐恢复平衡,病才会慢慢变好。

治疗痛苦就要找到痛苦的根源,也就是对外联系中断的地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