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6.8日精进】第31天:论教师的尊严

【日积累】

心中有繁华,自有芳香;

心中有仪式,自有气象。

【行感悟】

最近读到郑英老师的《教师的最高尊严在课堂》颇受启发。文章中列举了东南大学吴宓教授治学严谨的事例,讲述吴宓教授对待授课有着宗教般的虔诚和投入,这份庄重、虔诚之心是课堂仪式感的体现,同时也提出教师每一次自我建设、每一点自我提升都是课堂的“微革命”,而这些一点点提升、一次次建设、一堂堂课构成了教师教育生命的质地。文章从教师内修角度谈论教师尊严,激励广大教师提升个人修养、提高专业水平。

教师的尊严从内修来获得无可厚非,然而仅靠内修就能获得从教的尊严吗?最近一则新闻报道,广州市方圆实验小学一名学生家长故意编造虚假信息,谎称女儿遭老师体罚吐血,通过注册微博、微信账号方式冒用其他家长身份恶意散布传播,从而达到迫使学校开除涉事老师、索要赔偿的目的。且不谈这位被冤枉的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如何,个人修养如何,单看学生家长的这卑劣手段足以令人发直。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尊师重教”的国度,早在春秋时期的《尚书·泰势》中就有记载: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从“程门立雪”到汉武帝的“按车蒲轮”,从“古之学者必有师”到“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无不彰显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教师“教书育人”这一神圣职业的尊重,然而曾几何教师变成了一个高危职业,“涉校事件”层出不穷,“辱师案例”比比皆是,我不袒护甚至气愤教师中的“败类”,但也决不纵容“无理家长”对教师的肆意欺辱,更加呼吁学校、社会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捍卫正常教育教学,守护教室这片净土。试想一个老师即使注重内修,不断精进业务,然而没有社会“大氛围”的“保护”,再优秀的老师也无法获得从教的尊严。

时代在发展,变化无处不在,但是根本的道德伦理不可“废弃”。2019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整个中华民族面临前所未有的卫生防疫“挑战”,广大的医护人员前赴后继,用生命守护人民。灾难来临时,遭遇困境时我们方意识到这些默默无闻的医护人员是人民生命安全的“守护神”,“尊医重卫”成为全社会共识。难道教育也要来一场“疫情”方能唤起人们“尊师重教”吗?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接受中国数家媒体全程访问时,谈到教育是中美较量的本质,更是未来中国的底线,把教育做好,国家才有未来。好教育需要好老师,好老师有尊严地从教方能实施好教育。

愿从教的每一老师都能内修素养,提升专业,也愿家长、社会尊师重教,当老师有尊严地做好教育,孩子的未来、民族的振兴才有希望和力量。

【修身】

{阅读}

今日听《傅雷家书》第一章

{自省}

规划好时间,用行动做好规划的落实。

{感恩}

感恩家长们的支持和肯定!

【发愿】

每一位学生都是美丽的不同,以慈善怀之;

每一位家长都是重要的链接,以友好处之;

每一个日子都是生命的美好,以真心爱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