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偏南方人,普通话是心中曾经的一个伤痛。因为对拼音中的前鼻音和后鼻音、平舌音和卷舌音分不清,特别是l、n不分,讲起普通话来总是不自信的,至少我在大学四年就是这样的感觉,说起话来,低声细语的,说着说着,就回到鼻孔、咽到嗓子眼了。
同学里有三十多个四川的,占到总数的四分之一,学员队里四川话盛行,所以,在四年的大学生活里,我的普通话水平也没有提高多少。
到工作单位后,因为常需要在队伍前讲话,逼着自己有意识地去注意一些词语的发音,很生硬,却硬是把家乡味别掉了不少,现在倒是觉得怪可惜的,若是以后当了大领导,少了一口地道的家乡话,多没有派啊!
初为人父,妻子说:“一一长大了可不能让你交普通话。”意识当然是怕交出了一口“沙普”,或者是像笑话里讲的“hei、hei,he板的黑。”
丫头从小就爱听故事,睡觉前必然要听着故事入睡,在家也会让我给她讲故事。小孩子的记忆力还真是很惊人的,一本书讲两三遍,她就能对着图画,把故事的文字讲下来,指头还划着文字走,搞得跟认识字一样。
我有买书的习惯,虽然不多,一个月会买上两三本,这也是大学毕业后,唯一保留的习惯了。现在这个习惯有了一些变化,买书时常会买一本带拼音的书,想着我看完了,丫头还可以看,当然要等上小学以后了,有些书或许等到她上初中、高中了,反正各个年龄段都有能看的书。
想想我小时候,很小的时候,家住在一个初中旁边,除了站在凳子上和学生他们打台球,还记得有一扇墙那么多用来出租的小人书,现在也不知都去哪了。小时候,印象最深刻的书有《雷锋日记》、《一千零一夜》,还有一本《中华成语故事》,书是方方正正的、彩色的,页面是六宫格的图画,没副图下面有一段文字,像小人书一样,现在看到一些成语,比如纸上谈兵、背水一战、老马识途等等,脑子里第一闪过的画面,就是那本书上画的内容,可见影响之深远。
多年以后,我还到处找那本书,不管是旧书摊还是在网上,最终也没有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