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底要不要过节?

文/哈蜜桃

     在年少叛逆的时候,一直觉得自己很特立独行,极端的表现形式就是不屑于过任何节日——在隆隆炮响的春节捂着耳朵坐在书桌前,在妇女节的时候从来没有祝福过我妈,甚至在阖家团圆的中秋节都不屑于咬一口甜腻的月饼。到了20出头的时候,一直觉得自己思想很犀利,极端的表现形式还是不屑于过任何节日——在情人节的时候觉得国人太过于崇洋媚外,在圣诞节的时候觉得这是奸猾商家赚钱的把戏,在母亲节的时候觉得这是一种道德绑架。

     直到背井离乡,才发觉自己的日子过的平淡而冷漠,坚硬而无情。对家人的陪伴越来越少,和朋友的相处平淡如水,本来要说出口的爱总也找不到机会,对生活应该有的期待却渐渐退却。长夜漫漫,幡然醒悟,才发觉生活还是需要节日点缀的,需要这种“仪式感”的庄重,需要这种“仪式感”的用心。仪式感可以让最普通的日子,变得最特别;也可以让每一个节日,变得最难忘。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仪式感让平凡的生活充满期待。它是平淡生活中的调味剂,它能够给生活制造趣味和浪漫,让我们不被忙碌的生活压低了头。节日的我们用心打扮自己,期待的是镜中神清气爽、光彩照人的自己;节日的我们为亲友悉心挑选礼物,期待的是对方收到礼物时那惊喜的眼神和会心的微笑;节日的我们精心安排活动内容,期待的是能够充分享受和挚亲挚爱相聚的每时每刻。

     仪式感让平淡的关系充满温情。它是平淡关系中的调节器,它能够给彼此制造更多的爱和感恩,让我们不被麻木的社会压弯了腰。节日的礼物给情感内敛、不善言辞的我们一个向身边人表达关心和爱意的契机,节日的氛围给终日忙碌、忽略身边人的我们一个用心关怀彼此、重拾初心的机会,节日的细节给自己麻木的身躯重新注入一份感动的情怀和一颗感恩的心灵。

      仪式感让我们更懂我们自己。“春节”“元宵”“端午”等传统中国节日正是继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而“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舶来节日又是感受和促进全球文化交融的手段。同时,仪式感让我们知道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事情,最重要的是什么人;也让我们知道自己身心最需要的养分是什么,最需要的情怀是什么。

     如果连几个重大节日的时间都抽不出,那么你真的要问问自己,你到底是在生存还是生活?你对家人的爱是否只是一味索取而不知感恩?你找伴侣是为了多一个人爱自己还是为了相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西游记》中最温情的片段,要数以上这张了,第十六回《趣经女儿国》,这回是西游记女人最多,妖怪最少的一回,是很令人不...
    我叫在水一方阅读 3,199评论 0 0
  • 我发现了一个案子: 今天我在小区玩 我要找一个人来和我一起玩“荡秋千” 可是我找不到 怎么办呢? 我要找的那个人又...
    小瑀阅读 1,547评论 0 1
  • 【小魔仙儿】20171230学习力践行D81 睡醒就看《玩转数学》,还给爸爸当故事讲。背古诗《绝句》《江雪》《咏鹅...
    风轻云淡_adc3阅读 937评论 0 0
  •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石成玉_d24e阅读 5,21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