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随笔

古人所讲的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很有文化,我刚接触这个词的时候,会觉得这可是不得了啊,五货车的书,这得有多少啊?其实这里所讲的书,是竹编书籍,其实也没有几本书,那时候的车,是指马车,一车也拉不了多少册子,学富五车,大概也就是我们这个时代一本30万字的书籍。

虽然听着这30万字很少,在古代其实已经很多了,毕竟那会认识字的也没有多少,所以这30万字在那会确实是属于很有学问。

后来到有了纸张,书本才变得相对轻便了,才开始容易推广和普及,早期一些书籍的传播,仍然是通过手抄的方式,一本本的进行复制,速度非常的慢,后来才有了印刷术,之后的复制速度加快了很多,再后来又有了活字印刷,不过活字印刷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并非如同语文课本所讲的大大推动了印刷速度。

活字印刷是把每一个汉子单独的雕刻出来,然后再排版进行印刷,之后再拆版然后再排另外一个版,其实时间很繁琐,另外也很耗费人工,并且中国的汉字有那么多,一个个的雕刻出来其实很费事,另外这一项工作也需要大量的人才,排版也同样需要大量有文化的人才,综合衡量,其实不如之前的板刷来的划算,所以这个活字印刷一直没有得到很好推广,概念是很好,但是不适合现实推广。

不过这个活字印刷倒是被西方给运用了,因为英文的组成也就是那26个字母,外加一些符号,其实也不多,加起来也就是那几十个活字,所以使用起来特别的方便,所以活字印刷在西方得到了很好的推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