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开始,同学们还窝在宿舍看肥皂剧的时候,我已经陆陆续续参加了各种面试,因此同学们赐予我一个封号:面霸。
后来工作了也跳过几次槽。刚毕业那时候没什么经验,面试准备都是从背面试题目和着装方面下功夫。因为网上都是这么指导的。
渐渐地渐渐明白,根本不是那回事。毕业时候是看学校背景,跳槽的时候很大原因是看老东家的背景。因为你没工作经验的时候看你学习成绩,你有工作经验看你的工作经历,那么怎么样才能有好的工作经历?
首先你得有个好的东家。那么怎样才能有个好的东家?还是得有个好的学校。怎样才能上个好大学,这个不言而喻了吧。最终得知,良好的开端真的是成功的一半。而我输在了开端……
有一次面试(应该是人生的第二十几次面试了),是经理面试我的,他问我,至今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我一愣,拜托,什么时代了,还问这种空洞的问题。
但是你的回答很有可能会被下套,你回答工作上的错误那就是对自己工作的否定,你回答生活中的失误万一又说你做人有问题,最后,我回答后悔大学期间没有更努力一点,再多学习一点专业知识。
(最后,我接到了二面通知。二面我没过,我那段时间犯了很多错误,以后再和大家交流。)
时隔三年,这个问题居然会常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每当生活遇到种种不顺,我都会反思,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改怎么做才能避免这些矛盾的发生。
答案好像是无解的,一个事情总有对立面。但真的追究,我真的挺后悔大学的时候没有多看看书多考点证。当时学校是分两派的,一派说得多考证而且各种都要考。另一派说,不要盲目考证,证那么多也未必给求职加分。也许潜意识里我是懒惰的吧,我选择了大部分人战队的不考派。
很不巧的是,我毕业并没有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也很不巧的是我现在居然从事了专业性极强的财务方面的工作。
你看,我现在有家庭有孩子了,虽然没人给我压力,但还是愁工作愁加薪愁家庭,于是开始后悔为啥不早点把财务的证拿到手。我现在天天得和英语打交道,天天担心自己出洋相,我为啥大学没逼自己一把考中级口译证书呢?而不至于现在苦哈哈地等孩子睡着了看书。
每年的复盘都会雄性壮志给下一年订下满满的计划,转眼间,2018年又过去十二分之一了,离实现计划是更进一步还是越来越远?
可能那些计划不是被日常的一地鸡毛给搅和了就是被心魔给困住了。你把责任归咎于外界因素,可是为啥有的全职妈妈可以活得那么精彩?没有父母公婆的帮助没有工作,却能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孩子照顾的白白胖胖。甚至还能赚点零花钱缓解家庭负担。
《恋爱先生》里顾遥是个全职太太,不愁吃穿,老公对她没有情,庆幸的是还有义。他知道做烤鸡很费功夫,也记得家里那个地方需要修补,也希望顾遥要爱惜自己的身体。
顾遥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悲惨最不幸的人,她对自己遭受的一切呐喊的时候,她和宋宁宇都觉得是因为没有孩子的原因。
我突然对全职妈妈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你们不但有勇气辞去工作,把最好的时光留给孩子,你们还很会料理家务,老公不但下班准时回来还帮忙照顾孩子和妈妈的副业。如果换成顾遥,肯定更加觉得自己不幸吧,但你们活成了别人羡慕的样子。包括我。
如果把这个问题抛给你们,我也很想知道全职妈妈最后悔的是什么。
父母在不远游,我不想让自己后悔没有多陪陪家人,所以从大学开始到现在,每逢节假日肯定回家。由于没有怎么坐过飞机更别提国际航班,我在曾经的工作中因为国际机票改签的事情被批说这么常识性的问题你都不知道。
刚毕业的时候对陌生的城市和人充满恐惧,却不知道如何面对,最后在几乎恐惧和眼泪中虚度了那段时光。报考从业资格证已经是两年之后,我后悔如果我刚毕业的时候就意识到通过学习来认识更多有趣的人和事,也少挨那两年的苦。
可是,如果我当时和同学同事一起出去旅游,母亲在家病了怎么办,如果我当时不是经历过那段时光也不会清晰地明白自己,也不一定遇到我的老公。
如果人生有后悔药,我不确定我会不会吃下去。
综上所述,好像只有学习这个决定,不会有任何风险,百利而无一害。学习没有地域限制时间限制。现在已经是知识付费的时代,你早准备一天就可以早运用一天。
老公不止一次说:我就喜欢你学习时候的样子,你多看一分钟的书我就多开心一分钟。或者把格力高塞我包里,你明天带学堂去吃(我上班了他还是觉得我是去上学了)。
好吧,我努力活成你和自己都喜欢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