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孩子是自己的好”,在所有父母的眼里,自己的孩子都是最优秀可人的,聪明、懂事、孝顺-----。所以,有时候,我和家长交流孩子最近的不好表现时,家长常常很惊讶:“这孩子怎么这样呢?这些天我天天问他,上课表现怎么样?作业做得怎么样?他还都说很好。”
孩子说自己各方面都很好,是否真的很好?难道孩子真是天天那么“自觉”吗?
看完这三句话,你就不会太相信孩子的“自觉性”了
第一句话:惰性人人都有。
每个人都有惰性。比如跑步吧,自己曾经很坚持,打算每天早晨跑步一小时,一天、两天、三天----,慢慢地,天气冷了,天亮得晚了------开始为自己找各种各样的借口,于是,跑步开始时断时续,及至后来,终于停止。如今,每天跑步还仅仅只是一个理想而已。是什么中止了自己的锻炼呢?深究起来,不是别的,就是在于自己的惰性。
一个集体中,必须要制定考勤或绩效一类的制度,用以约束职工的行为。如果单靠职工自觉自律的话,相信这个集体很快就混乱不堪。
学习是一件需要付出辛苦的事情,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如果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问题,仅仅停在问一问的状态,时间一长,孩子就会产生惰性。于是,有许多偷懒耍滑的现象就出现了,比如少写作业或不写作业等等等等。
第二句话:大人控制不住的事情,孩子更控制不住
朋友的孩子今年上初二。那个周末,朋友在单位里加班,中午10点多时,他回家拿u盘。就在打开房门的一瞬间,朋友说,他只觉得自己的脑袋嗡地一下,血液立刻开始上涌,他看见他儿子,正在电脑桌前专心致志地玩游戏,连朋友进门的声音都没听见。
“怪不得儿子平时看起来学习很努力,但成绩总是不见提高呢!以前许多个周末,我每次加班时,都叮嘱儿子在家里好好写作业,不要玩游戏,儿子总是答应着,想必都是在家里偷着玩游戏呢!”朋友气愤地说。那天,朋友把他儿子狠狠地揍了一顿。
后来,朋友把家里的电脑设上了密码。他说,打完孩子以后他就后悔了,想想也不能怨孩子,大人都控制不住玩游戏,别说孩子了。其实,玩智能手机也是个道理,大街小巷,走着坐着的,人人都喜欢抱着个手机,孩子当然也是如此。
不是孩子故意不写作业,故意撒谎,而是当他面对这么强大的诱惑时,没有这么大的控制力。
第三句话:改正一个坏习惯,没有那么简单
儿子的字写得不好,特别是英语单词,字母和字母之间挨得太紧,比如当字母c和l靠在一起的时候,看起来就像字母d。字母a,写出来就像u。当我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儿子的英语单词已经写了好几年了。于是,我便开始着意让儿子纠正这个不良习惯,每天晚上练字一张。
练字纸上,儿子的英语单词写得比较舒服,字母之间距离适宜。但是,后来发现,他的家庭作业和课堂上写得仍然不好。我很生气,便质问儿子为什么不好好写?儿子无言以对,嗫嚅了半天,只是说:“我---我----一写快就忘了。”
想想也是,别埋怨孩子不自觉,不好好改,那么长时间形成的坏习惯,改正起来哪有那么容易?要想孩子没有坏习惯的最好方法,不是改正坏习惯,而是不能让坏习惯形成。
孩子的自觉性从哪里来?
1、有明确的理想和目标
心理学指出,理想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一个人要有所成就,首先要立志。确定了奋斗方向,就会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激励他不懈地努力。所以,对于孩子来说,家长要帮助其树立远大的目标,而且,最好要帮助孩子树立近期目标,一个一个小目标的实现,可以激发孩子更多的自信和动力。
2、家长长期的检查督促,帮助孩子形成好习惯
自觉性不是天生就有的,一个优秀的孩子,所谓的自觉性,不过是因为家长的长期检查、督促、指导,帮助孩子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当习惯成了自然,孩子就会自觉地依照原有的模式约束自己,看起来就有了自觉自律能力。小学的孩子,没有成绩排名和升学压力,所以,家长的检查督促,对孩子尤为重要。
3、自控能力
自觉性也就是意志的自觉性。《数理情感学》认为,意志的自觉性是指人有明确的行为目的,有坚定的信仰追求,有鲜明的原则立场,有毫不含糊的是非标准,它反映了意志的行为价值的目的性。对于孩子来说,这种意志的自觉性基本是不可能的。有许多孩子学习中出现了问题,原因就在于家长们过于相信了孩子的自控能力。
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提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家长的,如果一味相信孩子的“自觉性”,会让你失望的。重视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才是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