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已然结束,想起那紧张而忙碌的日子,仍有些许紧张。此次测试主要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两个模块。其中数与代数这部分变动较大,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把握的程度,又考查学生的实际应用、计算、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试卷上可以看出来,两个班孩子的基础知识掌握的还不错,但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口算效率不高。
许多孩子因为粗心,看错运算符号或者看错数字,算错结果,还有个别孩子空题、漏题。
2、没有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不理解算理。
如用多种方法计算15-8=?孩子借助画图,在15根小棒上,一个一个的划掉8个,对应的方法是15-1-1-1-1-1-1-1-1,又在数轴数轴上一个一个的跳回去8个,对应的方法仍然是15-1-1-1-1-1-1-1-1,但孩子不理解跳数轴和画小棒其实是一种计算方法。
还有的孩子出现多减(15-2-2-2-2-2=7)或者少减(15-3-3-1=7)的现象。
3、对比较型减法的概念理解不透彻。
例如:小林有18支铅笔,小明比小林少9支,小明有几只?孩子们知道使用减法运算,但是如果把条件改为:小林有18支铅笔,他比小明多9支铅笔,小明有几只铅笔?仍然用减法运算,但孩子暂时不能理解。(这种类型的题一般作为拓展题,开发学生的思维)
4、不仔细审题。
有的孩子是凭自己的直觉做题, 尤其当题目复杂时,还没有弄明白问题和要求就答题,通常因为混淆题目中的条件而失分。
回顾一下自己的课堂教学,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点进行反思并改进 :
1、 加强计算题的练习,练习的形式也要多样化。如进行一些计算比赛,看谁算得快,或进行抢答,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
2、 注重孩子对基础概念的理解,减少机械的、单调的重复训练, 多设计一些有层次的变式训练, 达到慢建构,快练习,让孩子学会举一反三。
3、 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借助小棒、计数器、画图等,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在操作中发展数学思维,理解算理。
4、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细心做题的习惯, 引导学生全面细致地分析问题。减少学生因不良的学习习惯造成试卷上所反映的审题不仔细、看错符号、漏做试题、漏写结果等现象。
5、多关注后进生,不仅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还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教学方法要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新的学习阶段已经拉开序幕,相信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和孩子们都能突破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