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学《论语》2.5--2.8 孝道四则
宜山一中 薛思雪
【原文】 2•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 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释义学语】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论思品悟】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孔子极其重视孝,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无论他们在世或去世,都应如此。但这里着重讲的是,尽孝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可见,孝不是空泛的、随意的,必须受礼的规定,依礼而行就是孝。其实,孔子是话里有话的,对孟懿子暗含警告。孟孙氏为当时权倾朝野的“三桓”之一,已经不将鲁国国君放在眼里,经常有僭越之言行流于外。孔子是比较重视礼仪的,对此当然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有意借孟孙氏问孝,旁敲侧击地提醒一下——不要违背了礼制。表面是看讲孝道,实则借孝敬父母都要依礼而行提醒孟孙氏要注意为人臣子也不要僭越了礼制。因为不违礼也是孝的根本之一,至少是孔子这样认为的,违礼的孝,并不是真孝,如同活着不孝死了滥闹的如是,再豪华的墓地,也不如孝子的一滴眼泪。这里,孔子主动跟樊迟讲起孝礼,以此批评孟孙氏越礼之不轨,可见孔子用心之良苦。
【原文】 2•6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释义学语】
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做子女做事要谨慎,不要胡作非为)让父母除了为你的疾病担忧之外,不要让他们再为你的其他方面而担心。”
【论思品悟】
同样是问孝,事隔多年之后,孟懿子的儿子孟武伯问到同一个问题,孔子的回答是不一样的。这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孟武伯作为官二代,自幼自然锦衣玉食,一般来说也是没人敢惹的纨绔子弟。如果从小教育不好的话,日后必成大害,为家族蒙羞。关爱是相互的,父母时刻为儿女着想,儿女才会时刻牵挂父母。我觉得,“孝”和“效”不仅仅只是读音相同,在某些方面,意思上也是相通的。父母的正确所行,子女的虔诚所效,就是最大孝,最大顺,最大敬。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父母最好的作品。父母慈,儿女孝,合家笑,这才是真正的“孝之道”。
【原文】 2•7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释义学语】
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然而,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论思品悟】
《礼记》有言:“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本篇还是谈论孝的问题。对于“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一句,历来也有几种不同的解释。一是说狗守门、马拉车驮物,也能侍奉人;二是说犬马也能得到人的饲养。本人采用后一种说法,因为此说比较妥贴。百善孝为先,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可是什么是孝?如何去孝?却又不是人人都明白的了。为孝之道,精神先之,物质次之。父母不在乎儿女给自己多少钱,不在乎买多少东西,他们在乎的是孩子们常回家看看,温暖的陪伴是最好的“孝”!
【原文】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释义学语】
子夏问孝道。孔子说:“子女在父母面前经常保持和颜悦色,是很难做到的;父母有事,年轻人应该主动上前效劳;自己有酒饭,要让年长的人先吃,难道这也可以认为是孝吗?”
【论思品悟】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孝敬父母,不仅仅是物质的赡养,更要有精神上的抚慰和温暖。本篇的第5、6、7、8章,都是孔子谈论有关孝的问题。孔子所提倡的孝,体现在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反映了宗法制度的需要,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一个共同的思想,就是不仅要从形式上按周礼的原则侍奉父母,而且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能才他们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也不仅仅是在饭桌上表现得有礼貌一些,这些都只是表象,算不得真正的孝。真正的孝就是在父母面前总是阳光灿烂,不让他们担心,不让他们挂念;真正的孝就是和父母说话的时候心平气和,不因为他们能包容和原谅我们随意发脾气。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有言:“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愿我们每个人在人生的匆匆旅途中,能不忘“本”,不丢信仰,不负生命,无愧于自己,勿忧于尊亲。
是为记,公元二零一七年十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