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这一段话字数很少,信息量却是很大,说明了做学问对于自身的要求、态度,行为规范,交友的态度和对待过错的态度。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君子首先要自尊自重,一个人只有自尊自重了,才会有威信;反之,就是夫子所说,不自尊自重,人就会丧失自我,变得浮躁。人一旦浮躁了,就会轻率,轻率了,就会丧失对事物的判断力,丧失判断力就会归于无知,无知则会被轻视,被轻视则失去自身的威信。而这样的人,在学习上也不会深入,所学的东西也不会稳固。一个自尊自重得人学习首先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修为,而一个人变得浮躁的时候,学习的东西变成了自己炫耀的资本,在学习上就不会深入进去,学的东西也就不会稳固,治学的态度也就会多变,没有韧性,“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我止也。”。
“主忠信”用坚持来翻译“主”,坚持忠信。忠也非在其它历史时期解读的忠君,就论语本意,如曾子说,与人谋而不忠乎,而我们现在还常说,忠人之事,忠解读为心不偏不倚,在为人谋事的时候,既无功利之心也无懈怠之意,用心的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事情。与人与君与政皆如此。信,论语中有多处都说,仅学而篇:孔子说,谨而信,曾子说,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子夏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信者人言之有诺且保其诚。
“过,则勿惮改。”这句话的翻译几乎没有分歧,有了过错,就不要害怕去改正。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很少,人们总是“文过饰非”,孔夫子对于过错的态度: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人们能够知道他的过错,他会感到很幸运,因为,这样会帮着他改掉过错,提高自己的修为。孔夫子还说:过而不改,是谓过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况且圣贤还会犯错,人犯错不可怕,犯了错不改才可怕。
孔夫子对颜渊的评价:“不迁怒,不贰过!”人能够做到不再次重复已经犯过的错误是很难得的。有的人为了名与利,为了所谓的维护自己的权威和所谓的自尊,不是去真心诚意的改变错误,而是想方设法的去掩饰自己的错误,这样就会积重难返,铸成大错。现在揪出来的很多犯罪的高官每一个都是罪不可赦,死不足惜。如果在犯错之初,他们能够接受监督或改过,也不会堕入那样的深渊。这个时代,我们需要扁鹊,更需要扁鹊的哥哥一样的人,未雨绸缪,防患于萌芽状态。
子贡说:人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圣人与凡人都会犯错,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圣人不贰过,凡人常常重复自己犯过的错误!
以上翻译和理解分歧都不大,唯有“无友不如己者”一句分歧很大。对于该句的理解,基本归于三种:
一、朱熹《论语集注》,杨伯峻《论语译注》等解释为“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二、阮元《十三经注疏》,“不要与不同类的人交朋友”;
三、李泽厚《论语今读》,“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
如宋朝宰相王容对应试者在“当仁不让于师”中的“师”字解释为“众”而大骂其悖古一样,在科举时代对于《四书》的注疏已成定势,不可擅自解读,如现在之考试,标准答案只有一个,唯唯一论,故虽有误读也必须以此为定式,故而一错再错,造成为学者无所适从的状态。如有新意或正读,也被扣上悖古的帽子,逼迫后学者在其解读的范围内徘徊而不可逾越雷池。
关于交友,孔子也有很多观点,大体都具有一致性,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学无常师,而友有相似。叶有亿兆尚无一叶全同,人虽挚友、知己亦不过道之相同,认知更相近而已矣。
“无友不如己者”。感觉以上三种解释皆不足以真正诠释孔子的本意,孔子在此段话所讲的只是在治学、处事态度上的考量,而不是计较知识上的多寡:没有一个朋友不是像我一样的遵守这样的治学、修身、处事的态度。正如孔子所言: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朋友知识的多寡取决于朋友自身的天资和后天的努力,而处事、修身、治学的态度则可以趋向一致。一味地以知识储备的多寡选择朋友,古代不可行,现在也不可行,孔子更不会以此为道!人们去谋划一件事情,一则是其相关知识的储备,一则是其谋划这件事的态度。而“无友不如己者”句所表达的态度更多一些。
所以,我最终的解读应是:君子如果不自尊自重,行为就会有失偏颇,偏离正道,虽然可能一时哗众取宠,最后,必然会失去威信 ;人也会变得浮躁,学习不能深入,也就不能稳固。坚持与人谋事要忠,坚守与朋友交往要信。没有一个朋友不像我一样的践行这样的做法和持有这样的态度。有了错误,也不要瞻前顾后,因为名利之困,害怕别人知道了自己的过错而有失脸面,而是坚决的去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