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宋词道出古代情人节

古代有情人节吗?答案是有的,但并非是我们现代所谓的“传统情人节”——七夕。那么,古代的情人节到底是哪天呢?下面这首词会给出答案:

生查子·元夕

《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这首词是宋代的欧阳修为追忆第二任妻子杨氏所作。

去年的元宵节,花市上的灯光亮的像白天一样,月儿悄悄爬上柳枝,与花灯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白天”的灯加晚上的月,大有“日月同辉”之象,而婀娜多姿的柳条让这灯、月交辉的画面更加灵动。花、灯、月、柳把当时华美的场景表达的淋漓尽致,在这繁华且灵动的盛况之下,与佳人相约在黄昏之后共诉衷肠。这古人还真是浪漫!看完上阕,答案已经出来了,古代的情人节其实就是元宵节。至少在东汉末年这个习俗就已经存在了,不过那时叫“上元节”,在宋代以前,晚上要宵禁,但在上元节这一天是没有宵禁的。

乞巧

可能有人说了,七夕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就是因为爱情,比那“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直接多了,怎么就不是情人节了?民间传说“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确实表达爱情,但这仅限于牛郎和织女之间的爱情,跟别人没有关系。《西京杂记》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意思是说,汉朝的宫女常常在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在缝制衣裳的时候比赛穿针引线,民间也纷纷效仿。因此,七夕只是女子比拼、学习女红技能的日子。这种风俗叫作“乞巧”,即乞求心灵手巧,它的起源确实跟织女的传说有关,但绝非是体现男女之情。

杨氏早逝,去年还在元宵时节相依相伴,今年灯和月依旧交相辉映,但“人约黄错后”却变成了“泪湿春衫袖”,前后对比,无限悲凉!

清明雨上

有关古代元宵节有情人相会的诗词很多,我为什么会选择这首凄凉的词呢?大概是临近清明,多萌生了对故人的感怀之情吧。今年情况特殊,清明雨上,不能折菊送到他们身旁,更加悲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元宵节,上巳节,七夕节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有一些人把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或七夕称作“中国的情人节”,在汉代,...
    仓鼠Betsy阅读 4,889评论 1 1
  • 七夕现在被人们公认为是中国的情人节,然而在中国古代,其实我国是有地道的情人节的,这一天并非是农历七月初七,而是上元...
    明珠爱写作阅读 5,675评论 3 10
  •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我是嘿小鼬 今天是二月十四,西方的情人节, 嘿小鼬先为大家送上祝福, 祝大家情人节快乐!! 为...
    嘿呦旅行阅读 3,680评论 1 2
  • 字符串在转布尔时,除了空字符串,其他全为 True. js 算数运算符: + 加 - 减 * 乘 / 除 js逻辑...
    相见何如阅读 1,157评论 0 0
  • 去年入职培训走进国学讲堂到现在基本一年了,时光剪影、历历在目,觉得一切仍是昨天发生的一般。 几天的时间几乎是堂堂课...
    公子张阅读 2,77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