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小学时,老师第一次把我的作文当成范文,让小小的我正儿八经地举着两张纸站在讲台上,吧啦吧啦地朗读。台下的小同学啧啧地称奇,看,她好厉害呢。
那时虽小,却清楚地体会到了“骄傲和自豪”是什么感觉,而这份骄傲和自豪也并没有令我太费劲,不同于绞尽脑汁地计算数学题,脑子里灵光一闪,就嗒啦嗒啦地写下了一篇小文。我的老师说,你擅长这方面呢,以后当个小作家吧!那时我还不知道,“坐家”是个什么概念,是天天坐在家里的人吗?
人往往倾向于在自己本就擅长的地方付出更多的时间,因为那样相对不费力,而短板依旧会是短板。上学时,作文课上,我似乎总能“扬眉吐气”一番,全然没有数学课上的畏畏缩缩。其实现在回想一下,当时的“范文”只不过是形式比较新鲜的文字组合而已。“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不变的箴言至今盛行。大家普遍把精力投放到了理科的学习上,而对于作文,便是根据阅卷老师喜欢的“骨架”,填充好血肉,偶尔再增添一两句出其不意的新鲜句子,就可以称作一篇优秀作文了。
不擅理科的我,奋力挣扎在路上,却只能看着大家乘着快马扬长而去,呛得我一脸尘土,叫苦不迭。或许真的是我智商不够,不通理科?
高中文理分科时,全班选择学文科的也只有寥寥几人,大家都觉得,不够聪明的人才会去学文科,因为文科比较简单。出于自己的小小虚荣,证明自己并非是不够聪明的那一行列,我在爸妈惊愕的注视下,也选择了继续学理。成绩始终不好不坏地僵持到高考,上了一所普通的大学,毕业后倒也找到了一份工作。那时候,我常常想,如果当时自己接受现实,选择自己擅长的文科,后来的一切会不会好过一点儿?
世间的一切总是在不断变化,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你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偶然的机会,工作岗位调动,我阴差阳错地转了行,开始做着一份和大学专业毫不相干的工作。每天扛着单反拍摄照片,写文稿,作报道,倒真是应了老师的那句话,现在的我终究还是靠一支笔吃饭的,当然,我并没有成为作家。
老天给我开了一个玩笑,我“处心积虑”地学了理科,却在偶然的拐角抓到了一个机会,可以幸运地开始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了。有时候,我非常感谢这个玩笑,或许曾经做过的事情,冥冥之中都早已注定,老天爷偏爱我,给我留下了一颗糖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