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1】为何会对游戏上头?

不同人缓解压力的方式不同,今天我还在想前段时间为什么会无脑的为小游戏充值?

年轻有段时间我对模仿漫画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拿起画笔对着原版涂鸦模仿,还是有几分相像的。遗憾未曾系统学过专业,就订阅了很多漫画书,没事就画几笔,只可惜后来热情冷却搁置了。但漫画涂鸦除了是兴趣之外,也是最好的放松方式。包括和闺蜜逛街,相约KTV高歌等等,都能在一定空间里瞬间缓解压力。然而,年后那段时间,各种糟烦事扑面而来,我对小程序上一款消消乐小游戏上了头。现在想想那小游戏也挺弱智的,就是消除、消耗,没有什么技术难度,就是不断的清空刷屏,弹出新的物件。可那段之间我却十分上头,竟然还充值了几百块钱,从消除变成了消费。为什么就一个成年人对这种无脑小游戏上头了?仔细想来,打开小游戏,就完全沉浸在属于自己的小世界里,无需他人配合与参与,那一刻世界与我无关了,清净不受打扰。只需动动手指,都不需要怎么动脑子就能进入一个简单又轻松的虚拟空间,迎合了我身体上的慵懒,无所事事,不想事事。除了身体上的懒和思想上的空,游戏还给我极大的满足。这份满足是那种可以自在自由的任性。并非是闯关挑战带来的成功体验,而是有着一种类似“一掷千金”的洒脱,以及通关后打开未知世界的强烈刺激。是啊,年后那段时间,接踵而来的事,理性脑告诉我要面对,要承担,不能后退,中年人有中年人的责任。可冲动脑却在叫嚣不舒服,不乐意,不想面对。现实生活着诸多无奈与妥协让人陷入压抑的困境,这种压抑感犹如封喉之痛,令人喘不过气。所以在游戏的世界里,就仿佛挣脱了所有束缚肆意撒欢,也就无怪乎头脑发热,充值了,妥妥的为情绪买单。偶尔通过游戏消遣放松无可厚非,但一旦充值上瘾,就绝非理性之举。相比之下,运动、绘画,甚至是烹饪等减压方式,不仅能缓解压力,还能创造积极的价值,着实值得大力提倡。然而这些爱好往往需要身体积极动起来。而当人处于重压之下时,常常会生出一种懈怠感,也就是所谓的“摆烂”。所幸,我及时醒悟,踩下了刹车,熬过了那段沉迷游戏的日子。之所以能够停下来,是因为生活逐渐忙碌起来。作为成年人,我们能够清晰分辨眼前最紧急与最重要的事。当忙碌充斥生活,游戏所带来的多巴胺刺激便如同按下了暂停键,只要不给这种刺激延续的空间和时间,它自然会慢慢消失。

由此,我不禁想到那些在游戏里“厮杀”的孩子们。他们除了享受游戏带来的新鲜刺激感,是否也在游戏中找到了一种在自我世界里独自称王、肆意驰骋的畅快呢?平日里,孩子们在学习中难以获得足够的成功感,耳边又总是环绕着老师和父母的叮咛唠叨,无论这些是出于爱还是责任,都如同枷锁般将他们密密实实地包裹。所以,游戏对于他们而言,或许是唯一能尽享自由的天地。想通了这一点,我似乎多多少少找到了一些与沉浸在游戏里的孩子们交流的切入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