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庄轶事》之老松树(上)
河庄依岗傍水,从前四面都是河,进岀村子必须得过河,因此而取名叫河庄。过去再旱的天,河庄照样河水当当流。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造就了河庄富庶的先天有利条件。几百年来河庄人以农为主,林牧副渔商为辅,大力发展桑杈,是过去禹州颇有名气的富裕村庄。
解放前全村住户分布主要有东西两条大街、栅子门巷和寨围子及周围。东西两条大街犹如两条平行线,中间相隔约三百米左右,人们俗称北面的街为北“迈儿”(这个字外面一个门字框,里面一个外字,电脑上打不出来,读作“迈儿"),南面的街叫南“迈儿”;南街西半部分因为有好几家做油坊生意的,所以人们又习惯称南西半条街为油坊“迈儿”。早年,油坊“迈儿”西头路南面建有一座不大的牛王庙,牛王庙左侧栽有一棵老松树,树龄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据传是油坊“迈儿”张家老辈人从密县带来的。虽历经四百多年却仍根深叶茂,郁郁葱葱。到解放以后,这棵松树树高已达十三四米,树身两个大人勉强能合抱住,枝稍覆盖周围二十多米。(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