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只有在梦中

         

图片发自简书

        我紧紧地拉住他的衣襟,模仿着他的步伐,黑暗中他把我带到一个地方,然后让我独自返回,当我再次回到原地,我将永远和他们在一起了。

        这是对阅读的诠释。或许,相同的境遇才会产生共鸣。不过是想得到一丝慰籍来自我解读罢了。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今日此时依然是历史的延续。人性是不变的,思想是永生的,虽天地悠悠,唯情最长久。

        七夕将至。或许美好在很多时候只是理想主义者的向往。"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这是纳兰的《蝶恋花》。是的,相思是痛苦的,但一息尚存,终会有重逢之日。而对于追忆,则是一种痛彻骨髓的相思,其情感不能寄托予希望,相逢只有在梦中了。

图片发自简书

        我也曾陶醉在两情相悦,像飞舞中的彩蝶;我也曾心碎于黯然离别,哭倒在露湿台阶,良宵有谁为我留,空对华灯愁......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消魂"。妻子的离去,让纳兰从此再无"赌书消得泼茶香"。留给他的只有"萧萧黄叶闭梳窗,沉思往事立残阳的孤独与凄凉、黯然与神伤。

        或许,只有失去才会真正明白有一种过往的幸福叫做"当初只道是寻常"!因为很少有人会觉得自己很幸福和满足于现状,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去追寻那遥不可及的所谓梦想,当我们只想回归平凡人的生活那些触手可及的幸福同样会变得遥不可及!

        面对变故,我们无法像庄子能够超越生死,认为生死不过是形态的变化,都是一种物质不灭。更不可能做到"鼓盆而乐"。常人所能做的只是:只要我活着,你就永远不会死。因为你在心中。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淒凉。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遥想东坡当年,妻子离去了。其仕途之坎坷、生活可谓颠沛流离。苏轼的确证明了他的QQ签名是这样的:"我绝不苟且地活着,我要用我的双脚去实现"诗和远方的梦想""。

        是的,这是一种面对生活的态度。林语堂先生说"人应当享受当下,也要随时准备失去时应当怎样过日子"。

        在苏轼被贬期间,很难想像《猪肉颂》与《赤壁赋》是同一时空的作品,这是人生宽度的具体体现。人可以过小日子,因为有块可耕之地叫"东坡",有一间可读的茅草屋叫"雪堂",饿了还有红烧肉吃。但,依然不失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

        郭沬若曾这样评论屈原道"屈原是在理想和不能实现理想的现实中被撕碎的"。其实,又岂止是屈原,但不管是屈原的向死,还是司马迁的向生,都诠释了生死的意义与价值,也只有超越生死,才能对爱情释然。虽然对常人来说仅仅是一丝慰籍罢了。

        虽说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改变我们人生轨迹的永远都是别人和外界不可抗拒的未知因素。尽管我们也在思想上去追求如何的旷达与超凡脱俗,但现实生活中难免荊棘密布。其实,都不过一场风雨而已。正如《定风波》所说"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图片发自简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纳兰性德(1654-1687),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满族词人,与陈维崧、朱彝尊并称“清词三大家”。纳兰性德在其...
    林璞儿阅读 4,395评论 1 17
  • 【1】: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
    一只红薯阅读 5,735评论 2 62
  • 小朋友的欢乐周末时光~~ 每到周末都会出现的泡泡老人,在孩子们的欢乐尖叫中和游客们的驻足中一次次用最简单的工具创造...
    四月晴天的日志阅读 204评论 0 0
  • 五月二号 星期二 天气晴 假期结束了,又开始了忙碌有序的生活!五一过后开始午睡了,女儿中午回来吃过饭赶紧...
    楚亦菲妈妈阅读 124评论 0 0
  • 在老妈病床边上完成的这个。比起数字代码表来说要容易很多了,大多都是形象的,而且数量很少,数字代码表示100个,这个...
    世界记忆大师程程阅读 1,48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