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顾名思义,它不是大年。
因为老家在东北,读大学和工作是在北京,活动范围始终都在北方,所以关于农历腊月二十三是小年的认识,可以说是根深蒂固。但是前几天的一次闲聊刷新了我关于这个问题的认识。
给孩子报过课外班的家长都知道,如果是留在培训机构等孩子下课,妈妈们经常边聊天边等,话题五花八门,有关于子女教育的,有关于学校生活的,有关于家常菜做法的,有关于明星八卦的,有关于环境、食品安全的,有关于旅游的,等等。
那天,我们几位妈妈坐在一起等孩子们上完美术课。期间聊起过几天就是小年了,我查了一下手机日历,告诉大家今年的腊月二十三是本周五20号。这时旁边的一位妈妈说,她们老家在南方,小年是腊月二十四。我先是很惊讶,继而又觉得也比较正常,因为老家那边其实关于大年的日子也是有差异的,汉族按腊月三十过大年,蒙古族则是按腊月二十九来过大年。
回到家,我抽空在网上查阅了一下相关资料,发现确实有一种说法提及,在古代的中国民间,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也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气影响较重,因此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相反,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便为腊月二十四;而沿湖、海的居民,则保留了船家的传统,小年定在腊月二十五。
可是说来说去,小年这个节日对于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最现实的意义就是,小年是大年的前奏。不论之前你是在忙工作、忙学习还是忙着休闲娱乐,当小年来到,就仿佛准备过大年的开关“咔噔”一下打开了,提醒你该收收心,忙着准备年货、大扫除、买春联、买鞭炮了。
此外,小年还具备一个传统意义,那就是“祭灶”。祭灶是汉族的一个风俗。据汉族民间传说,灶王爷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至除夕上天陈报人家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人们会在送灶时在灶王爷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又甜又粘的糖果是为了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后三样是为灶王爷升天的坐骑备料。
说起祭灶时用的糖果,很多资料都提到了糖瓜。我对糖瓜完全没概念,很好奇,特意去网上查阅了一下资料。据说糖瓜是用麦芽糖做的,属于祭灶时的传统供品,取其又甜又粘的特点,用来糊住灶王爷的嘴。但也有一种说法是因为糖瓜很甜,期望灶王爷吃了糖瓜后,在他升天到玉皇大帝那儿禀报时,多多美言。山东莱芜的陈楼糖瓜据说很正宗,共有32个孔。
至于祭灶时祭拜的画像,有的地方同时包括灶王爷和灶王奶奶。
其实,无论是关于灶王爷的来历,还是关于灶王爷与灶王奶奶之间的故事,都有多个版本的传说,听起来都很形象,里面都寄托了老百姓对于灶神的亲近与敬畏交织的感情。
在古代,祭灶是男子的专利,女子则没有这个资格。现在,祭灶反而主要是由妇女来承担。今天的祭灶,祈福意味凸显,人们通过祭灶,祈求神明保佑新年合家平安,风调雨顺。
看了这许多资料,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觉得小年不“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