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球打球,遂有球事。

犹记得年轻求学时,我们几个痴迷篮球者立下豪言壮语:此生要打遍祖国各地的篮球场,将汗水洒遍神州大地。细数起来,倒也在松花江畔、燕赵大地、天府之国、首都心脏、东方明珠等地或借出差之便,或趁旅游之机,觅得球场,以遂吾愿。
结婚那年,组织照顾,讨得近两个月的假期。因堂客彼时在北京上班,蜗居京城一隅,日日去住处附近一小区内打球,连打两个月,把一众球友羡慕得心痒痒:你干的什么好工种?竟能逍遥两月于球场。争相要来我单位共事,以享福利。
谋食在外,远离故土。假期回家与老同学们小叙。酒足饭饱之余,老同学们问我来点什么娱乐:打几手煨胡子还是去唱两首歌?我这个每天摸球惯了的老朽小声问:“哪里有个球场玩玩?”西装革履,大腹便便,一派成功人士的旧友们惊得下巴都快掉下来:“嗯莫吓哩我!”牌桌上坐久了腰酸背痛,两眼昏花。一上球场,跑几个来回,人便渐渐活起来。
叶落归根,回到家乡,家乡球市竟火爆异常。各种球友群、球友会、俱乐部,应有尽有;各种联赛、邀请赛、友谊赛,赛事不断。
可惜自己年老体衰,不能与年轻人在场上挥洒青春、飞扬跋扈,好在中老年球友们亦有去处。先前每日下午在老县政府内篮球场聚集,球场虽经久失修,筐松地凹,但球友们每日必至,热心不减。后来不知何故,球场门被上了锁,上锁的矮墙挡不住众人的激情,纷纷逾墙而入。再过几天去看,则筐去人空,光剩一光秃秃篮板于风中伫立。巧手难为无筐之篮球运动,此去处算是寿终正寝了。
不久又听说于疾控中心内开辟了一新阵地,前去一瞧,果不其然,许多老面孔犹在,又有新人加入,球市更加火爆。加之疾控中心球场不赖,又热心开放,大快我等球友之人心。每日下午五点多,酷热消退,各退休族、上班族呼朋引伴而来。见面后打招呼戏谑一番便捉对厮杀,打几个好配合,进几个漂亮球,出一身淋漓汗,胜负倒是后话了。

男篮在奥运会上一溃千里,NBA各队招兵买马摩拳擦掌,世事纷纭,影响不了这里火热的“球事”。“陈冠希救了赵薇,王宝强救了林志玲,宋小宝救了马蓉”,江湖混乱,“人事”迭出,这里却只关注我们的“科比”,球场四大怪和“比我老的老头”。
世事、人事,球事。只愿现世静稳,众生安好,“球事”永续,最喜老头们之间的常用语:快的架势,出身汗,然后回家!
(下午打球,表现不赖,找出旧文一篇,爱球爱文,遂有此文!)